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第四季度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日期:2025-01-02      来源: 市农业农村局

字号:

序号

具体事项

年度任务目标

进展情况

1

实施春雪健康智慧工厂等项目。

春雪健康智慧工厂年产4万吨调理鸡肉生产线投产,完成数字化系统建设。

春雪健康智慧工厂年产4万吨调理鸡肉生产线已投产,智慧工厂已建设完成,数字化系统搭建完成,正式投产运营。

2

支持鲁花集团加快上市,建设食品科技产业园。

力争年底前报送上市申请材料,上市融资后规划建设鲁花食品科技产业园。

1.持续推进山东大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争取到中央资金970万元,为企业扩产能和上市融资提供支撑。目前鲁花花生油绿色包装生产线项目、香味油绿色储存保质项目已顺利完工达产。

2.已基本完成鲁花集团与金龙鱼及其关联方的股权上翻交易,配合金融相关部门继续服务好后续上市相关工作。

3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加强农村土地政策的宣传,强化流转保障措施,引导规范流转,推动农村土地仲裁能力提升,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规范土地流转,夯实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化基础,推动土地流转合同“云备案”,累计录入土地流转合同18.14万份,涉及176.88万亩土地。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印发《关于建立拟流转农村土地储备库的通知》,对全市范围内农村土地开展摸排,建立了包含100地块、7.43万亩土地的拟流转土地储备库,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村土地流转与项目开发有备、有序、有效对接提供充分条件。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调处土地纠纷,召开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仲裁庭工作纪律》《仲裁调解规则》《仲裁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仲裁工作体系,全年共化解80余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消除信访隐患,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组织开展土地政策宣传,累计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引导农村村民通过合法途径维护土地权益。

4

严格保护耕地。

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长期定位监测报告和墒情简报,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因地制宜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提高科学还田覆盖率和到位率。

今年我市表层样品采集、制备和检测工作进度达到100%,招远市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土壤普查试点成果评选,被遴选为国家三个成果样板县之一。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点210个,完善我市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发布土壤墒情简报共19期,结合土壤墒情和作物生育期,为农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完成小麦、玉米等作物田间试验,发布科学施肥指导建议,更好服务农业生产。

莱州市争创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获批补助资金1000万元,通过撒施腐熟剂等措施推动秸秆还田,带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5

新增高标准农田8万亩。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万亩。

2024年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万亩,已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及上图入库工作。首次在蓬莱区立项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1万亩,该项目首次实现项目当年建设、当年完工、当年验收、当年资金拨付到位。保质保量完成财政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3万亩,莱州、牟平、招远、莱阳、龙口、海阳等6个区市承担项目建设任务,12月20日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6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

总结2024年秋粮生产情况。调度各区市2024年度粮油(玉米)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相关情况,进一步核查各区市奖补资金落实和结转情况,对部分区市滞后进度进行质询,撰写《烟台市粮油(玉米)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项目情况报告》上报省厅。

做好撂荒地整治有关工作。调度有关区市撂荒地整治情况,梳理总结我市2024年撂荒地整治相关工作。印发《关于加快完善撂荒地图斑信息的通知》。结合撂荒地整治“回头看”,梳理2021年以来撂荒地整治有关情况,撰写《2021年以来全市撂荒地整治情况报告》,为一步通过撂荒地整治为种粮面积“挖潜增粮”做好支撑。

加强粮食考核指标对接。对接市气象局汇总整理全市6月中旬到9月末的全省降水情况,我市降水量在全省16地市排第12位,受涝较小;对各区市秋粮和面积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整理汇编年度粮食生产工作开展情况,撰写《2024年度粮食生产有关工作支撑情况报告》,报送烟台国调队并前往对接工作。经对接烟台国调队,我市2024年度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10月28日全面完成我市秋粮收获工作,先后十余次赴烟台国调队、省农业农村厅联系对接粮食生产工作,积极配合做好全年粮食面积调查统计工作。

7

壮大烟台苹果、白羽肉鸡等优势产业。

1.2024年持续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水平,认定5个现代化大果园,巩固烟台苹果品牌地位,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新增肉种鸡存栏20万套,推广“益生909”商品肉鸡8000万只,示范1处数智化养殖基地。

1.2024年持续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认定莱州、牟平、栖霞、招远等区市共计5个500亩以上现代化大果园,推广轻简化栽培技术,提升苹果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亩均收益较去年增加2000余元。全域宣传烟台苹果品牌,重点在进出烟台高速口、蓬莱国际机场、动车站、城市灯光秀以及市内主干道公益广告位投放“烟台苹果”广告;利用烟台17路“网红”公交车,全年推出“烟台苹果号”嗨森巴士,打造流动式烟台苹果品宣打卡平台,进一步巩固烟台苹果品牌地位,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超过158亿元,稳居全国榜首。

2.指导民和股份和海阳鼎立种鸡有限公司新增肉种鸡场建设,已新投产2个存栏40万套的父母代肉种鸡场。指导海阳鼎立种鸡场强化数智化牧场生产管理,发挥数智化养殖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已完成推广“益生909” 商品肉鸡8000万。

8

放大莱阳梨、大樱桃、烟台甘薯等名优品牌价值,将“烟台农品”走向全国。

通过创新宣传方式,持续巩固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烟台甘薯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扩大烟台农品品牌知名度。

烟台甘薯、烟台大花生、烟台海参入选省级农业品牌培育名单,入选数量全省第一;烟台苹果品牌价值超过158亿元,连续15年稳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在重点交通枢纽投放宣传广告20余处,沿滨海路推出“烟台苹果号”主题巴士,打造流动式烟台苹果宣传平台;组织超100家优质农产品企业参加各类大型展会推介活动14余场;抢抓演唱会、马拉松等活动在烟举办的有利契机,做好跨界融合宣传文章,“烟台农品”爆火出圈。

9

新登记农作物品种10个以上。

全市通过审定或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

印发《关于组织2024年烟台“北方种谷”建设暨种业振兴项目验收的通知》,从种业振兴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对涉及项目的25个实施主体进行验收,均通过验收。赴莱州、牟平、海阳等区市,实地调研2024年种业攻坚项目完成情况。

围绕小麦、玉米、苹果、大樱桃等领域,组建联合育种攻关团队16个,选育出一批优质新种质、新品种,2024年新审定或登记作物新品种31个,获新品种权32个,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10

建设6个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0个数字农场,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

年内建设6个以上山东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和20个烟台市数字农场。

完成9家山东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和20个烟台市数字农场创建工作。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已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和省畜牧兽医局备案。

11

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成4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1.积极争创2024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指导蓬莱区通过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2.争创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1个以上。

3.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省下达的4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任务。

1.经与省厅的沟通对接,2024年农业农村部不开展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蓬莱区先后完成苹果大数据交易平台、民和养殖园区、商肉鸡标准化养殖场等项目建设,按照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方案要求,已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2.今年争创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2个,分别是莱阳市照旺庄“梨满田园”省级示范区和牟平区龙泉镇“泉享农旅”省级示范区。12月16日、12月17日,分别对牟平区龙泉镇、莱阳照旺庄镇进行实地调研,均已全部完成建设。

3.42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项目全部完成建设,并已完成县级自查验收,相关建设材料已上报省厅核查。12月26日至28日,省厅对我市省级和美乡村进行了实地验收并给予充分肯定。

12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新续建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全部按时序进行,年度完成计划投资57.82亿元。

2.巩固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落实整改措施。

1.汇总全市新、续建2024年农村基础设施网项目推进情况,总计完成投资64.889亿元。其中已改造提升682个村庄供水;新改建、改善农村公路2002公里;完成清洁取暖改造4000户;新改建电网线路1011千米,配变130台,全省率先实现镇街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

2.组织区市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结合农时特点,开展“路域专项”“三膜一袋”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年通过无人机巡飞检查4000个村,纳入平台问题1.5万余个,问题清单反馈区市,通过平台跟踪落实问题整改,现已全部完成整改。

13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1.加强示范引导,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

2.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4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家。

3.确定33家国有企业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结对关系,召开联席会议,结对双方结合各自实际,年内至少推动实施1个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项目。

1.组织各区市完成本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工作。12月11日,印发《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烟政办便函〔2024〕25 号),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7家;12月16日,经省农业农村厅公示,我市烟台海裕食品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入选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我市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省级99家、市级337家。

2.经县级推荐、市级审核、网上公示,完成2024年度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创建工作。新创建市级合作社58家,市级家庭农场34家。

3.召开全市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片区工作推进会,目前,33个片区累计达成合作项目34个,主要涉及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投入资金3800万元。

14

培训高素质农民3500人以上。

2024年12月30日前,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3500人以上。

全年培训任务指标3500人,年初已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共由省级班、市级班、县级班三部分组成,县级主要开展基本技能培训,市级主要针对电商、经营能力等开展提升培训。经统计,2024年高素质农民共培育4400人,超额完成省级培训任务,全面提升全市高素质农民综合能力。推进乡村发展带头人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农业实训基地(田间课堂)CEO能力提升培训班,为基层一线高素质农民搭建了人才培养多元化平台,创新开展高素质农民农村电商专题培训班和“千社带万户”专题培训班,推动乡村产业带头人的政治链和产业链“双链”赋能。12月12日,赴省厅参加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总结会议,作为典型经验进行发言。12月23日,收到中央农广校对我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感谢信。目前已完成网上平台绩效评价及市级工作开展自查自评工作。

15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1.坚决防止出现返贫新致贫。

2.衔接资金使用合理、规范,完成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

3.2023年12月底前完成2024年项目储备,2024年5月底完成市级衔接资金下达,6月底完成项目立项审批,10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11月底前完成验收及资金支付。

1.12月6日举办全市防止返贫致贫业务政策暨脱贫人口帮扶工作培训班,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组织各区市做好人口增减、务工等常规信息更新维护。扎实开展监测帮扶人口日常化监测,已核查各类预警信息8万余条,其中今年纳入监测帮扶11户28人。目前共纳入监测帮扶户563户、1048人。继续开展每月督导调研工作,先后赴21个区市34个镇街42个村实地督促指导县镇村三级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运行情况,有效防止了返贫新致贫。

2.2024年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91亿元,统筹推进2024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实施,重点支持联农带农产业、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各类衔接资金项目189个,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全面完工,完工率达到100%。

3.2024年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91亿元,截至目前,项目全部完工、验收,资金全部支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