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校管理,努力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笃学、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2. 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5.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6. 加强学校后勤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7. 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
8. 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9. 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
10.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三、主要工作
(一)德育工作
1. 加强学生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建立班主任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班主任积极工作。
(2)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辅导员参加培训,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3)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优秀学生担任班干部和少先队干部,定期组织学生干部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2. 继续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强化养成教育。
(1)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加强班级管理。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3)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环境卫生的检查和监督,保持校园环境整洁美观。
3. 为了进一步创新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计划性和有序性。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明确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2)开展德育主题活动。根据不同时期的德育工作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
(3)加强德育工作的总结和反思。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 加强班主任的工作管理。
(1)建立班主任工作档案。记录班主任的工作情况和业绩,为班主任的考核评价提供依据。
(2)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班主任整改。
(3)提高班主任的待遇。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向班主任倾斜,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5. 充分发挥班干、队员在班级管理的小助手作用。
(1)明确班干、队员的职责和任务。让班干、队员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积极参与班级管理。
(2)加强对班干、队员的培训。定期组织班干、队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3)建立班干、队员考核评价机制。对班干、队员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激励他们积极工作。
6. 引进管理机制。
(1)引进班级量化管理机制。制定班级量化管理细则,对班级的日常管理进行量化考核,激励班级之间的竞争。
(2)引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工作
1. 常规管理过程化
(1)严格教学常规。
①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的教学常规要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等方面。
②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和监督。定期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教师整改。
③建立教学常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的教学常规进行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激励教师认真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管理。
①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类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②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课程计划的顺利实施。
(3)重视过程性质量检测。
①建立过程性质量检测制度。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程度。
②加强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对检测结果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以便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4)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开展。
①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明确校本教研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教学反思、课题研究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加强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加强经费保障。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加大对学校的经费投入,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对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5. 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总之,新的学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