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星海艺术学校2024-2025 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05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推进“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以课堂为阵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秉承“教孩子五年,想孩子一生”“让每一颗星都闪亮,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办学理念,以提高质量为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遵循规律,敬畏课堂,减负增效。夯实过程管理,回应时代命题,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引导学生全面进步,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品牌化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着力点

以学校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学校工作计划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和基础学科建设为抓手,推动学校制度建设;以开展团队互促、研修为途径,聚焦课堂,深化学校课程规范建设,想方设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精细化管理落实教研、科研和教学的管理,努力开创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工作局面;在课堂实践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会学习的能力,全面提升学校学科教学质量,力争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正规化、现代化。

三、总体目标

全面落实教育教学管理目标,以“双减”工作为突破,继续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以质量为根本,以文化为重点,以特色为亮点,打造品牌学校。上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本学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1.管理规范化。建立教导处各项规范制度并落实到位。

2.队伍专业化。以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为依托,以工作量认定和绩效考核为推动,落实分管年级负责人的具体职责,要既分工又合作,同时要以学科组建设为抓手,开展有效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3.质量精细化。以精细化举措保障教学质量,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强化课程设置建设,力争开全开齐学科,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稳步提高教学质量。

4.发展全面化。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品格教育、自主管理、学习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大力进行实践活动,立德树人,培养学生优秀的品格,做好劳动、艺术、体育等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强化过程要求,全面夯实常规管理

1.修订教学管理细则。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针对教学教研常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整合和修订考勤、上课、备课、批改、考试、教研等系列方案制度,制定出台《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细则》。在试行中进一步征求意见,完善细则,规范管理。

2.完善奖励方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教育教学成果奖励方案》。规范奖励项目与类别,明确奖励对象与条件,调整奖励范围与额度。

3.强化课堂管理。抓实教学常规,抑制随意调课,做好课堂秩序日常评估。做好分管领导巡查、年级自查、学生随堂监督三结合的课堂巡查机制。巡课查堂,落实授课的管理,及时汇总通报。

4.优化课程管理。加强和完善对体艺劳及其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确保授课的规范和落实。

5.突出专业引领。树立专业人员领导教学的意识,发挥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优化教学管理机制。在现有各年级教研组的基础上配置学科教研大组长,担负学科课题研究的统筹和领衔责任。建立学科教研“一盘棋”的格局,推动整体教研、整体改革、整体发展和提升。

6.深化特色学校建设。作为艺术特色学校,继续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营造更好的氛围普及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特色课堂研究,发展艺术特色。以提升学生艺术鉴赏水平为目标,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为重点,拓宽艺术教育活动渠道,完善开放性的学生艺术实践活动,推动学校艺术活动的积极开展,依托十一、元旦等活动开展艺术特色鲜明的活动,不断开拓我校艺术教育的新局面。

(二)培养优秀队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以热爱和责任为导向,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着力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努力打造一支热爱教育、勤奋工作、专业精良的优秀教师队伍。

1.加强培训提升胜任力

开学前做好一系列培训工作:教师岗前培训,开学第一天培训,常规要求培训等。注重青年教师培养,以师徒结对等形式创造青年教师良好的成长条件。通过“压担子”、“搭台子”等措施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定期派出骨干教师跟岗培训,提高教研和教学水平。

2.深度研修提升学术力

每位教师要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具有自主发展意识,明确自身优势,了解自身不足,找到努力方向,确立奋斗目标。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围绕研修计划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专题研究活动;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要形成平时随时研,每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

3.聚焦课堂提升实践力

聚焦课堂,深化课程改革,加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各学科备课组要制定备课组活动计划,开展“四课”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四课”(备课、说课、上课、评课)活动,听别人的课,想自己的课;上自己的课,想别人的课。促进教师成长和能力提高。(一学期教师听课 15 节,青年教师、教研组长不少于 20 节,分管领导、教导主任不少于 30 节),每人一学期至少担任集体备课两次中心发言人,研讨课程实施中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把学习、设计、行为、反思贯穿始终,积累课例。

(三)开展教研活动,推进课程改革

1.课例互评展示。

①开展教师达标课活动。

本学期,学校将组织科任教师开展达标课活动,通过该次活动,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区级赛课评比,未达标教师实行跟踪式听课,直到达标。

②开展精品课展示活动。

开学初分小组活动,推出精品课向全校教师实行公开展示,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教师上公开课。

③青年教师互动课。

培养年轻教师课堂教学素质和水平进一步走向成熟。

2.开展新教育专题研究,组建以骨干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青年教师代表参与的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按程序组织开题和实验。

3.加强校本教研过程管理,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以备课组为单位,强化集体备课。务实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各项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记载、有反馈,增强备课组教师的整体作战能力,构建优秀的学科教学教研氛围。

4.加强教研室和各个年级对备课组教研活动的管理。及时了解教研活动的现状,不断满足教师教研的需要,确保各项活动务实高效。

5.向课堂 40 分钟要质量

规范教学行为,深化教学改革。以深化新课程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立足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构建有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切实加强课堂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目标。坚持开展经常性的教情和学情调研,建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

(四)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设置基础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结合教学实际,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强化劳动课、体育课和综合实践课设置,合理安排教学模块进度。

2.积极推进延时服务工作,为延时服务做好课程支撑。多点开设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兴趣小组活动。规范管理,鼓励教师参与兴趣小组指导工作,鼓励学生创建并参加兴趣小组活动。

(五)加强“五项管理”,继续落实“双减”工作

进一步贯彻落实 “双减”工作的文件精神,巩固前期“双减”工作成果。继续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教体局的具体规定,积极推进“双减”工作,以强化课堂教学为主旨,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内容和课后服务项目,力求做到“双减”工作科学有效。特别要以作业管理为切入点。作业精心设计、增强实效、减轻负担。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教导处对教师批改作业情况要定期检查,按时抽查,要重点检查各学科的作业量、作业质量、批改效果和讲评情况等,每次对检查情况做好过程性记录,并进行量化评估,及时总结。

(六)创建书香校园,督促师生共读

1.本学期开始每周设置阅读课,一二年级每天设置 2 节阅读课,中高年级每周设置 1 节阅读课,教师以年级组精心备课。

2.采用阅读指导课、阅读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设立“班级图书角”。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充分利用本班学生的资源,把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互相阅读,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学生读书交流会,亲子读书交流会、精彩片段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兴趣,巩固成果。

5.鼓励教师读书,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对教师的读书提出明确要求,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教导处学期末进行检查,并纳入教学常规检查量化中。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