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立足义务教育学段和学校教学实际,整合课程资源,实现初中劳动与综合实践教育规范化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劳动与综合实践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认同并初步形成勤俭、节约、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生存发展必需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为将来的生产、生活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整体规划
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开发覆盖“整理与收纳”“农业生产劳动”“现代服务业劳动”等十大任务群的劳动课程,着力构建“一体两翼”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采取 “劳动课”+ “劳动周” 的方式推进落实。
(二)具体实施
1.劳动实践课。教师以劳动清单、学校特色劳动实践课程资源为基础,采用“X+1”的模式确定教学内容,落实课标中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3种类型10大任务群的相关教学要求。
“X”即依据课标中相应年段的任务群设置安排,学校制定六至九年级劳动清单,各年级依据劳动清单选择若干劳动项目,相关课任老师共同开发课程,确保完成各年级相应任务群的劳动实践项目学习。
“ 1”即学校特色劳动实践课程。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开设10项特色劳动实践课程。依据课程目录,结合个人专长,采取“教师申报+学校审批”的方式,确定教师任教的特色劳动课程。教师开课情况需要在学期初确定,上报学校审核存档,作为教学评估的依据。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聘请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尤其是劳模、传统手工艺人等到校担任义教教师,对师资进行有益补充。
2.劳动周。
庙后吕家学校初中部劳动周时间安排
每年5月第一周设立为劳动周,主要包括邀请劳模、大国工匠、科学家入校做主题报告,召开劳动主题班会和国旗下演讲,开展“我劳动我光荣”的主题演讲比赛和征文活动,举办劳动主题成果展,进行劳动技能比赛,参观学校生态园,近距离体验蔬菜和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参与沉浸式农业劳动,开展全校的公共区域大扫除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出力流汗,在劳动中感受快乐和幸福,全面营造人人参与劳动,人人热爱劳动的校园氛围。
劳动周活动形式及课时
活动形式 | 劳动实践 | 专题讲座 | 主题班会 | 主题演讲 | 技能比赛 | 成果展示 |
课时建议 | 10课时 | 2课时 | 1课时 | 2课时 | 2课时 | 3课时 |
(三)课程评价
1.教师评价
(1)过程性评价:①根据各班级劳动课的课表安排,进行课堂巡查。主要巡查项目为:上课内容是否与课表一致、教师组织教学是否规范有序等。巡查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②对利用劳动教育基地和专用教室开展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为:各基地和专用教室的使用情况、校内劳动基地打理情况等。以棚出多彩课程为例,“劳动教育评价小组”会在整地、播种、管理、收获、售卖等关键节点,现场进行等级评价。
(2)终结性评价:学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劳动课程评价展示”活动,依据考核方案计入教师年度考核。评价包含教师备课和学生劳动成长档案两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
2.学生评价
(1)过程性评价:借助劳动清单、劳动任务单、劳动档案袋等收集学生学习成果,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学生劳动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价,全面反映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的劳动素养水平。
(2)终结性评价:每学年举办劳动教育课程学习成果展示评价活动,对所选 “X+1课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我的劳动教育小书”“最美劳动者”学生笔记、劳动日志、劳动成果等。依据过程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结果,分别授予学生“劳动小模范”“劳动小标兵”“劳动小能手”等荣誉称号。
三、课程保障
(一)组织保障。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负责课程设计、总体协调、经费投入、政策支持、资源开发等,及时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二)师资保障。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学校劳动课教师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待遇。聘请能工巧匠、劳动模范、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邀请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校指导,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三)资源保障。用好学校管理教学的环节,实施全景式育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整合劳动教育场所空间资源;将劳动教育与各学科融合,做好课内劳动赋能,形成“学校+家庭+社区+实践基地+企业+社会”的协同保障机制。
(四)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加强操作规范;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及时清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五)组织保障。学校按照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社会捐助、专项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建立劳动教育设备、器材、耗材补充机制。
招远市阜山镇庙后吕家学校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