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和学校工作意见,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教学管理的决策科学化、内容系列化、运行规范化、手段现代化,以高效的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内容
(一)新课程实施为焦点,全面推进教学评改革
1.推行主题教研,大单元整体教学,驱动思考与实践
按照2022年版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材体系研究,把握大单元整合、拓展大概念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渗透等内涵要领,充分挖掘学科学习中的德育要素,深入推进德育课程一体化,各备课组要选择有利于培养核心素养的情境素材,制定目标,设计活动,进行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备课从学科的低阶思维走向高阶思维。本学期将把大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主体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每个备课组进行主题教研活动,对大单元备课进行研讨,要让大单元备课成为有实效、有层次、有提升的单元备课,是对课本单元知识的整合提升。
2.深化课改理念,推行学科个性化发展
本学期继续深化教学评一致性课改理念,以课堂作为主阵地,以知识作为载体,以“教-学-做-评-赛-研”的多维立体教学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模式改革。继续推行推门听课制度,本学期将举行骨干教师示范课、组内公开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
(1)上好“新学期第一堂课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开学前召开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第一堂课 ”相关要求,要求每一位教师认真准备,做好学生假期结束与回归课堂的心理衔接,做足假期复习与新课讲授的知识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达到最好学习状态。教导处将在开学第一天分年级进行推门听课,在第一周教研组集体教研中如实反馈跟进指导。
(2)校内教学大比武
按照《山东省烟台第十一中学大比武活动方案》,为充分调动教研组力量,发挥集体智慧,促进学校学科教研水平的提高,带动各学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学校将继续组织大比武活动,真正为教师成长提供交流展示的舞台。
(二)教学常规为抓手,持续赋能高质量发展
1.教学计划:
各学科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研室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理化生学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写出详实的实验教学计划,特别是课本上要求的分组实验。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教导处检查备案。
2.教案:
各学科仍然实行“超周”备课,即:至少备好一周以上的教案。教案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并严格按照教学评模板书写教案,环节齐全。授课结束后,需要教师在原教案上进行“二次备课”,并认真写好教学反思。教导处将针对以上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认真检查。
3.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科特点,认真做好集体备课,并如实做好记录,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提高学科整体的教学水平。
4.作业:
各年级各学科布置的作业要有计划性、针对性和典型性,作业布置要适量。题目要认真精选,数量和难度应适当,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布置分层作业(基础作业和拓展作业),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要做到全批全改,要有批阅痕迹、等级日期、错题复批,坚决不允许学生批改作业。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指导学生建立错题本,把错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分类整理,给复习留下宝贵的一手资料。
(三)课题研究为引领,深挖教学研究新动力
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管理,做好学校教育科研的整体规划、组织申报、研究指导和结题鉴定工作。开展多途径科研培训,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指导教师按计划开展“十四五” 立项课题研究工作;做好科研档案管理,注意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不断完善课题资料归档;对今年准备结题的研究课题,指导做好结题材料的准备,按时完成结题鉴定;及时申报优秀科研成果,注重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四)深层研修2.0工程,争取信息技术全校覆盖
教师要根据自身个性特征在前期校本研修的基础上,继续有计划、有步骤地参与更多微能力点的学习,为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0 的实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学生指导、学生评价上,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用现代化的技术指导、服务信息化教学上下功夫。
(五)搭建多元成长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导处将仍然延续常态化青年教师培养方案,搭建多元成长平台(“青蓝”拜师活动、师徒听课、青年教师展示课、读书分享会、每两周一次青年教师例会、每两周上交教学反思、手写教案等)为青年教师的教学留下第一手资料,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本学年教导处将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一致性”汇报课活动,同时将举办第十九届“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
(六)加强教学辅助场所管理,促进教学工作平稳运行
1.做好实验室(危化品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岗位的定人定岗和集中管理,落实责任到人,加强对实验室物品的使用与登记,确保学生各项实验按时、按要求完成。
2.认真做好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室日常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图书馆资源为师生服务。加强教材和教辅用书的管理,杜绝盗版书,严禁征订教辅用书,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3.严格学籍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为初一新生做好学籍建档工作。
4.加强对试卷及教学资料印刷数量、质量的监控和管理。
(七)丰富社团活动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新学期继续坚持以往社团活动中的好做法、好经验, 活动前要制定活动计划,按时有序、保质保量进行社团活动,每学期结束,各社团负责教师应对本学期社团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并留有存档。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同时活跃校园生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烟台十一中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