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具体事项 | 年度任务目标 | 进展情况 |
1 | 实施春雪健康智慧工厂等项目。 | 春雪健康智慧工厂年产4万吨调理鸡肉生产线投产,完成数字化系统建设。 | 春雪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硬件系统建设完成,智慧园区硬件设备完成选型,客户关系管理(CRM)、智能仓储管理(WMS)、智能制造管理(MES)系统上线运行。 |
2 | 支持鲁花集团加快上市,建设食品科技产业园。 | 力争年底前报送上市申请材料,上市融资后规划建设鲁花食品科技产业园。 | 1.协调鲁花集团与金龙鱼及其关联方进行股权交易。对方拟以所持参股公司股权作价,对鲁花集团增资,交易完成后,金龙鱼及关联方将合计获得鲁花集团26.64%的股权。 2.依托山东大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支持鲁花集团加快推进香味油绿色储存保质项目、花生油绿色包装生产线等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花生产业集群香味油绿色储存保质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花生油绿色包装生产线项目土建工程。 |
3 |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化经营。 | 加强农村土地政策的宣传,强化流转保障措施,引导规范流转,推动农村土地仲裁能力提升,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 1.为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提高土地流转管理水平,印发《关于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台账填报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要求9月前完成对现行有效的流转合同填报工作,9月以后新增合同要及时录入系统。截止9月底,全市已完成170万亩流转面积的土地流转合同的录入,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化管理水平。 2.赴福山区门楼街道、臧家庄镇、黄渤海新区潮水镇、莱阳市沐浴店镇开展4次农村土地仲裁庭审工作,有效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矛盾纠纷,保障了农民承包权益。 3.组织开展全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培训,培训区市农村经管系统土地仲裁工作人员60人次,提高各区市土地仲裁工作规范性、专业性。 |
4 | 严格保护耕地。 | 开展第三次土壤普查,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发布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长期定位监测报告和墒情简报,开展试验示范,推广耕地质量提升技术;因地制宜分区域分作物推广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提高科学还田覆盖率和到位率。 | 1.赴莱阳、海阳、栖霞完成土壤剖面调查与采样工作。 2.督导各区市推进第三次土壤普查样品检测工作。截至目前,龙口、莱州、福山、海阳、栖霞已完成检测任务,芝罘、牟平、蓬莱进度超95%,莱山、莱阳进度较慢,分别为64%、50%。 3.印发《第三次土壤普查县级成果编制及验收导引》等文件,提前部署成果编制和验收工作,规范县级成果编制清单、内容及验收要求。 4.三季度发布土壤墒情简报6期,结合土壤墒情和作物生育期,为农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5.在莱阳安排玉米特肥试验,前期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和有机水溶肥,后期针对极端天气、降雨偏多的情况,开展了玉米涝后喷施氨基酸补救试验,叶面发黄、植株矮小的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
5 | 新增高标准农田8万亩。 | 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万亩。 | 经实地考察评审,已完成年度实施计划审核批复并报省厅备案工作,正在督导各区市开工建设工作。 1.中央财政补助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逐步开工建设,其中,已开工项目1个(全省2个),正在招投标项目9个,总体进度位于全省中上游。 2.增发国债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截至目前,完成道路硬化11305米,修建疏浚沟590米,新打并修复机井5眼,铺设管道铺设8500米,新建蓄水池护网2座,2做平塘基础开挖,完成修复平塘1座,项目总进度约60%。 |
6 | 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 | 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 | 1.夏粮生产获得丰收。据烟台国调队数据,2024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183.93万亩、总产76.85万吨、单产417.7公斤/亩,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增幅超过全省平均,单产创历史新高。 2.抓好秋粮管护工作。印发《关于在全市组织开展“秋粮丰收攻坚行动”的通知》,指导各区市制定单产工作方案,实施周调度,加强农技指导力度。 3.组织召开全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关键技术“田间课堂”,一并组织全市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技术观摩培训,邀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市农科院有关专家现场授课,各区市农业农村部门、农技中心分管领导,有关科站长、种粮大户等共计80余人参会。 4.调度各区市台风影响农田受灾情况,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及时上报农田积水、倒伏、大棚损毁情况。 |
7 | 壮大烟台苹果、白羽肉鸡等优势产业。 | 1.2024年持续推进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水平,认定5个现代化大果园,巩固烟台苹果品牌地位,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新增肉种鸡存栏20万套,推广“益生909”商品肉鸡8000万只,示范1处数智化养殖基地。 | 1.全国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新品种发布会烟台、环渤海地区苹果园土壤改良和品质提升研讨培训会议9月25日至27日在烟台召开,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马锋旺教授参会并赴海阳、莱山等地实地调研土壤改良、苹果新品种长势及种植情况,为推动全市果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科研力量。 2.指导民和股份新增肉种鸡场建设,已新投产2个存栏20万套的父母代肉种鸡场。指导益生股份加强新品种推广宣传,已累计推广“益生909”商品肉鸡8000万只。 |
8 | 放大莱阳梨、大樱桃、烟台甘薯等名优品牌价值,将“烟台农品”走向全国。 | 通过创新宣传方式,持续巩固烟台苹果、烟台大樱桃、莱阳梨、烟台甘薯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在全国的优势地位,不断扩大烟台农品品牌知名度。 | 1.结合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的活动要求,9月27日在福山区举办烟台市庆祝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 2.9月19日,举办莱阳梨文化节系列活动-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优品种品鉴暨观摩培训会,进一步提升莱阳梨产业的影响力。 3.组织农产品企业以“烟台农品”统一形象,赴威海市参加山东省庆祝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赴南宁参加东盟博览会,持续提升烟台农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
9 | 新登记农作物品种10个以上。 | 全市通过审定或登记农作物新品种10个以上。 | 1.汇总审核2024年种业攻坚项目育种联合攻关团队和展示示范基地项目任务书25份,印发《关于对2024年度烟台市“北方种谷”建设暨种业振兴项目的批复》,组织实施主体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2.赴莱阳市、莱州市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先后前往企业、市场抽检种子样品18份。 |
10 | 建设6个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0个数字农场,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现代化。 | 年内建设6个以上山东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和20个烟台市数字农场。 | 组织农科院、农技中心有关专家完成2024年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和数字农场市级审核工作,拟推荐9家主体申报2024年度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0家主体申报烟台市数字农场,目前已完成公示工作。 |
11 | 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建成4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 | 1.积极争创2024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指导蓬莱区通过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 2.争创第三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1个以上。 3.推进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完成省下达的4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任务。 | 1.持续做好与省厅的沟通对接,及时了解农业农村部对2024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最新要求,指导有申报意愿的区市做好创建方案撰写、重点建设项目筹备等工作。指导蓬莱区按创建方案做好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苹果大数据交易平台、民和养殖园区等项目建设;中粮长城白兰地加工项目已完成设计论证,9月底正式开工建设;苹果与苹果酒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正在进行设备采购。 2.7月31日、8月7日、9月12日对莱阳市照旺庄镇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7月31日、9月19日对牟平区龙泉镇示范区进行实地调研,其中莱阳市照旺庄镇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度达70%,牟平区龙泉镇示范区项目建设进度达35%。目前两片区均根据省厅审核确定的项目实施方案,按计划推进示范区内项目建设。 3.42个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全部开工建设,其中绿化、美化、硬化和建筑物主体工程项目已全部完工,9个区市已对完工村庄启动决算验收。目前已完成投资4889.92万元,投资完成率97.80%。对各区市和美乡村项目开展10余次实地调研,掌握各区市省级和美乡村项目进展,确保顺利通过10月份省级验收。 |
12 | 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 1.新续建农村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全部按时序进行,年度完成计划投资57.82亿元。 2.巩固提升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打好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对发现的问题全部落实整改措施。 | 1.汇总全市新、续建2024年农村基础设施网项目推进情况,总计完成投资45亿元,投资完成率62.28%。其中已改造提升673个村庄供水;新改建农村公路1321.4公里;完成清洁取暖改造880户;新改建电网线路1382千米,配变151台,全省率先实现镇街公共充电设施全覆盖。 2.开展三季度人居环境无人机巡飞2060个村。目前,正在进行问题梳理汇总。 |
13 |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国企助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 | 1.加强示范引导,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 2.创建市级以上示范社40家,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0家。 3.确定33家国有企业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结对关系,召开联席会议,结对双方结合各自实际,年内至少推动实施1个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重点项目。 | 1.已完成第十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及专家对申报材料完成评审并已征求市发改、财政、工信、商务、税务、供销社、人民银行等7个部门意见,初步确定27家第十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名单,目前正在对相关企业进行实地核查。 2.①已争取第二批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100万元,按照各区市需求拟定分配方案,按进度扎实推进项目实施;②组织区市对农民合作社名录社和农业社会服务组织名录库进行更新,进一步做好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本月赋码200家。 3.深入基层开展国企助力片区建设调研,并对合作项目进行了调度,达成意向合作项目30个,计划投资超3000万元。 |
14 | 培训高素质农民3500人以上。 | 2024年12月30日前,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3500人以上。 | 8月4日-31日,与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在招远大户庄园农林专业合作社农民培训田间学校分四期开展乡村发展带头人培训500人,搭建人才培养、聚集、服务的多元化平台,真正实现乡村产业带头人的政治链和产业链“双链”赋能。8月5日-9月5日,2024年高素质农民培育经营管理培训第一阶段共举办15期,2050人参加培训,全面提升了参训农民综合素质素养,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
15 |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和新致贫。 | 1.坚决防止出现返贫新致贫。 2.衔接资金使用合理、规范,完成衔接资金项目建设和资金支出。 3.2023年12月底前完成2024年项目储备,2024年5月底完成市级衔接资金下达,6月底完成项目立项审批,10月底前完成项目建设,11月底前完成验收及资金支付。 | 扎实开展监测帮扶人口日常化监测,截至目前,核查预警信息5.4万余条,共有监测帮扶人口564户、1044人。先后赴17个区市26个镇街33个村实地督促指导县镇村三级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运行情况。 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81亿元,统筹推进2024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实施,重点支持联农带农产业、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各类衔接资金项目189个,已经全面开工,其中已完工79个,完成50%以上的共计117个。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