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完全小学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03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按照扎实有效、稳步推进新课改的思路,以研究课堂教学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学力度,从吃透教材、探索教法、学法入手,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力求使课堂教学符合既扎实有效,又开拓创新的要求。进一步规范教研活动、备课制度,扎实完成我校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培训任务。加大对骨干教师培养指导工作,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和措施

本学期,重点突破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短板,提升英语、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教研能力,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1.加强教研组的管理,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

2.常规教学的再落实。开展好单元观摩课、新教师汇报课、课堂教学考核课,进一步落实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在深析教材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置与管理。

3.立德树人。在教导孩子学习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以专题教研引领常规课堂发展,提高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用心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精细化管理、打造高效课堂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严格规范办学。落实新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全面落实教育部“双减”任务、有效推进“五项管理”。

(2)凸显教学中心地位。学科干部密切联系学科,定期检查、全面反馈教学情况,做好业务指导。强化学校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检查、评比作用。一二三年级重视基本常规的检查,四五年级重视“深入备课、深入研究课堂的”的检查。

(3)优化教学管理细则。学校从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校本教研等重点工作入手,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过程,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切实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4)优化作业设置,实行分层作业。各学科作业设计要作为教研、集体备课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模式,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让优生吃饱,让愿意学的学生多学。

(5)严格班级管理,强抓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各学科强化培养学生的课前准备习惯、坐姿习惯、听讲习惯、回答问题习惯、书写习惯和学科素养习惯意识。学校组织的考核课、示范课、汇报课时检查教师对于学习习惯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各级部会议时及时总结。

(二)聚焦课堂教学,强课提质

1.规范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坚决纠正课堂纪律涣散、课堂教学随意等失范行为,提高教学执行力和课堂教学效益。

2.以测促教,全科发展。一是落实当堂检测制度。要求每堂课通过自主练习、《同步练习册》、作业本、练习纸等方式检测课堂知识的掌握运用情况。二是继续做好音体美、科学实验等考查学科的抽测工作,确保在市举行的专项抽测工作中成绩保持先进水平。

(三)抓学科素养,以赛促学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抓实课堂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我们将立足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1.继续抓好达标课堂工作。继续扎实落实《山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探索各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途径,确保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以课堂达标带动教学质量提高。加强教师达标课堂研质量标准,以课堂达标带动教学质量提高。加强教师达标课堂研讨,提升教学业务素养讨,提升教学业务素养。

2.继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学校将组织相关人员继续听随堂课,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捕捉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亮点,从细微处关注教师的成长与进步。

3.继续抓好教研活动。学校将进一步明确教研组长工作职责,改良和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开展以教师为研究主题,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的“梯队式〞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校本教研活动,不断总结和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蹲点重点年级、薄弱班级。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本学期学校组织相关领导蹲点三、四、五三个重点年级,全面提高这三个年级的教学质量。教研组长负责薄弱班级薄弱学科的教学,通过跟踪听课、检查作业及提优补差、班级管理等工作,帮助局部教师找出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要做到“消耗最少的时间追求最大效益〞。各任课教师要经常与学困生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各年级各学科根据优秀边缘生和及格边缘生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提优补差内容。各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提优补差练习完成情况要及时批改、讲评,并做出评价。学校将定期对各年级各学科后进生进行检测。

5.完善作业设计批阅管理制度。深化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修改完善作业管理意见、 双减 背景下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有效指导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工作。

6.聚力个性化作业改革。 开展作业改革教研,扎实开展省级重点项目“双减” 背景下基于学情诊断的中小学个性化作业改革,引领教师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优秀作业、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优秀作业,分享作业设计优秀成果。加强家庭作业的个性化设计,让学生通过读、写、讲、画等方式,形成横向综合性、纵向多层性素养发展格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7.组织作业展示评选活动。开展作业评选活动,展示学生作业成果,鼓励学生科学探究,积极完成作业,获得自主示学生作业成果,鼓励学生科学探究,积极完成作业,获得自主学习的幸福感,在作业减量提质中学习掌握知识,稳步提升学习学习的幸福感,在作业减量提质中学习掌握知识,稳步提升学习质量。

8.加大质量监测力度。对语数英学科教学质量进行周随堂检测,月检测。每次测试后认真组织教师们进行数据化比照分析,找准班与班之间的差距,看准在年级整体情况的位置。对差距大的班级跟踪监控,确保两率达标。

(四)培优补弱,做到分层教学

关注前30%学生和后30%学生的发展。一是针对基础差的学生低起点,严要求,从基础抓起,从学习行为习惯抓起,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进。针对前30%学生,为他们开小灶,让他们吃饱,还要吃好。二是各年级制订培优补弱计划,做到:定培训时间,定培训地点,定培训教师,定培训内容,定培训目标,定培训措施。辅导教师每周培优不少于一次。

(五)加强校本教研,提升教师总体素质

1.学习新课标,重构新课堂。强化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领悟,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掌握。各教研组集中学习讨论,详细解读并全面把握任教学科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进一步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形成新课程标准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格局。准确把握新课标核心素养的实质,把新课标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落实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团队力量,集众人之力使全体教师共同进步。各教研组充分利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落实集备要求。二次备课要根据学情,体现个人教学风格和教学思想,对集备教案进行标、增、删、改、调,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各级部按时集体备课,做到“无集备不上课”。

3.搭建平台,拓宽成长展示才能的渠道。强化活动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区公开课、优质课、一师一优课、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等教学比赛活动,以各项比赛活动为契机,加强课堂教学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六)做到“零起点”教学,减轻学生负担

“零起点”教学工作事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严禁“超前教学”“超纲教学”,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课外负担。

(七)突出学科教学特色,打造学科精品课程

1.语文学科:语文学科本学期工作重心放在习作教学、阅读理解。特别是要拓展学生阅读分析思维,引导学生习得答题技巧做题思路。

2.数学学科:根据数学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克制“讲”课的欲望,把“讲”字从执教习惯中拿出来还给学生,开展以问题导向为主的教研活动。以“深析教材”课题为引领,在承接上学期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数学单元教学的研究,构建“会做题、会思考、会表达、会交流、会质疑”的五会活力课堂,借助单元观摩课、专题课例打磨课、课堂教学考核课的三课建设,加强教研。

3.英语学科:以新课标为指引,以大单元教学为主攻方向,进行教育教学研究。以单词学习为基础、以句型训练为核心,抓出、抓准、落实知识点。改革英语教学作业。如何让作业变得有趣,变“让我写”为“我要写”。

4.科学学科: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精致实验课为抓手,重点做好实验操作教学工作,督促学生实验结论的背诵。科学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

5.音体美学科:认真开展音体美教研活动,研究新的教学方法,严格课堂教学常规管理,音体美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发挥自身管理能力,抓好班级纪律,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提高音体美教学工作效率。认真组织好艺体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艺体素养和技能,塑造完美的艺体品格,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成才的舞台。

6.地校课程:积极探索多种实施模式,体现学科特点,建立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支持网络,更多地和德育活动、班级活动、学校有关活动相结合。

7.综合实践学科:利用学校及周边有利环境,开展以学科实践性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并与大阅读、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相结合,引导家长、社区参与管理监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8.信息科技学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为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科技基本知识和技能,把信息科技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9.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情感发展,专兼职老师的培养,各班利用心理课、班队会、学科教学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将教育活动做好记录,每学期至少6次,利用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0.道德与法治学科:将故事和道德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优秀传统道德故事、学生身边故事,让故事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服务,让学生切实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质量。

11.劳动教育:坚持学科教育渗透、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设计推进。开好劳动教育课,强化学生生活技能、劳动习惯、实践能力培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劳动教育互动机制,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积累劳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八)打造书香校园

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推进大阅读的方法,研究阅读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形成必备的阅读能力。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打造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引领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厚语言储备,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招远市夏甸镇新村完全小学

2024年9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