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评价】招远市温泉学校2024-2025学年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日期:2024-09-03      来源: 招远市温泉学校

字号:

为适应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更好的贯彻落实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开展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把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日常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将活动与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场地条件,以班级为单位,分场次每天组织学生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经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特制定本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促进全校“体育、艺术2+1”活动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体育活动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以大课间活动为辐射点,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二、活动主题与口号要求

主题:阳光、运动、健康

口号: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要求: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活动

三、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王华峰 

副组长:秦福胜、孙秀娟

成  员:李绍燕、温美娟、温秀春、孙洪云、刘旭光

2.活动协调组:

组  长:王合利  

副组长:滕佳兵  张洪山  

成  员:班主任

四、实施原则

1.全体参与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大家锻炼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互相激励,做到人人锻炼,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全面提高,形成在普及与提高基础上的良性发展局面。

2.安全第一原则。严格器材管理,落实安全职责。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制定出必要的安全制度。高度重视,以预防为主,做到器材保护与人员保护相结合,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身体情况特殊学生的学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锻炼强度要适中,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3.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季节的变化,合理安排大课间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超时,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4.教育性原则。大课间活动是一项集体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互谅互爱,团结协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寓学于乐、寓练于乐。

5.创造性原则。经常进行同样的活动,学生会厌烦,会失去兴趣,其锻炼价值也会降低。只有不断地翻新,不断地发展,活动才会有生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自编自创各种趣味体育活动,集思广益,自制器材,让大课间活动时时有趣,常常新鲜。

6.愉悦性原则。选择健康的游戏、武术、健身操、集体舞、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有趣的活动,将艺术、体育、特色创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轻松地节拍中,自由地活动,把健身寓于快乐之中,成为一种享受。

7.实效性原则。能否满足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能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是开展活动的关键。活动的开展不能留于形式,更要讲究实效,最后的评价应放在学生素质的提高上。

五、活动目标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促进学校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全体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耐力、力量、柔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惜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1.优化大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4.通过大课间活动,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丰富校园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六、活动内容

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每天上下午第二节课后30分钟,集体进行,采用广播操、自选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形式,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以班级为单位参加大课间活动,班主任要组织好学生有序地参加各项活动。

七、活动流程

大课间活动:(1)学生有序入场:《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教师带领学生到指定场所站队。(3分钟)(2)跑操。(5分钟)(3)自选体育活动:各班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在指定区域进行自选体育活动。(20分钟)(5)音乐结束整个大课间活动结束,有序地离开活动场地。(2分钟)

八、实施方法

(一)明确职责

大课间活动管理与组织者是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实行分块责任制管理。

1.领导负责制:大课间活动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大课间活动由校长具体负责,所有学段领导到操场亲自参与大课间活动,组织、指挥大课间活动的全过程,了解活动情况,检查活动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负责制:班主任要教育和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有老师要每天参与班级的大课间活动,及时检查、了解、监督、管理本班大课间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同时负责活动安全工作。

3.配班老师负责制:配合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活动锻炼,加强安全监管;

4.体育老师负责制:体育老师具体负责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负责所在年级活动场所及校大课间活动音乐播放,引导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大课间活动,负责指挥和示范,协助班主任工作,确保学生活动的安全。

(二)检查评比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质量,学校将组织学生会艺体部进行检查,实行量化评分,考评结果记入班级管理考核中。

(三)成果展示

学校将于每学期初全面检验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质量。

(四)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校领导、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协助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安全活动。

2.各项目活动必须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学生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3.负责日常管理值班的领导、值日教师和执勤教师要认真做好当天记录。

4、所有负责老师和全体班主任要及时到位进行现场指导,督促学生安全活动。

九、活动保障

1.认真学习,转变观念,达成共识。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我市教育局的关于学校大课间活动文件精神,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2.加强领导,保证时间,形成制度。以将快乐体育、趣味体育引入体育活动为主旨,强化活动的领导与管理,在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评价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体育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和发展活动的内涵,不断提升活动水平。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学生安全。

3.自选项目,备好器材,人人运动。(1)自选项目,要求每班选择至少四项活动。(2)备好器材:每生要自备短绳、毽子及其他自己喜欢活动器材(危险活动器材除外),班级可自备长绳、橡皮筋等,学生视实际情况给各班配备一些活动器材。要求人人在运动,不在当观众。

4.全员参与,注重评价,强化激励。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各部门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突出活动的评价作用,对先进班级和个人予以适时激励,并将各种评价资料存档,作为学期考核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领导、班主任、老师、学生系列考评中,以保证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



招远市温泉学校

2024年9月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