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计划】烟台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教研计划

日期:2024-09-26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24 年秋季学期,我校教研组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将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的基础上,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我们将以“关注每一个,激励每一个,提升每一个,成就每一个”的教学理念为核心,细致而具体地规划教学活动,致力于在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在此学期,教研组的工作重点将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严格规范教学常规,确保教学流程的科学性与规范性;二是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探索更加适应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三是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不断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教研组将继续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努力实现高

二、严格规范,稳步提升,抓实教学常规

1.教学管理一丝不苟,严格落实教学规范

正如《论语》所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本学期教研组将严格遵循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师的教案、作业、听课记录、评课笔记等教学材料齐全、规范。教案检查要求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分析深入,教学流程设计合理,作业安排有针对性板书设计清晰,课后反思详细。通过对每位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细致的检查与指导,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作业检查方面,我们将不仅注重作业的详细批改,还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改进建议和鼓励性评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力。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将贯穿整个学期,确保教师教学行为的规范性,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

2.集体备课精益求精,统筹提升教学质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集体备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坚持“认真集体备课”制度,提前一周备课,深入研讨教材内容,确保对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准确把握。每周将进行日常教研活动,教师们将在集体备课中充分讨论,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重点难点处理、教法选择、练习编制,力求实现教学的统一与高效。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需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集体备课后,教师还需结合实际课堂情况,调整教学设计,并在授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提出改进措施。通过这一过程,教师们不仅能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还能相互学习借鉴,形成教学合力,从而实现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课堂教学以生为本,强化过程提升效益

在本学期,教研组将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倡导教师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模拟或真实交际中理解、模仿和运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我们强调“向课堂 40分钟要质量”,教师应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反馈灵活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堂课的高效性与教学质量,我们还将加强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指导,推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的成效不仅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4. 预习复习精准到位,闭环管理提升成效

预习与复习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教研组将进一步强化预习与复习工作的管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需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作业内容,注重分层布置和精细讲评,力求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有所收获。预习作业的布置将帮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内容,形成知识框架,而复习作业则将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确保学习的连贯性与系统性。

同时,教师们应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多样化的作业任务如习题练习、知识归纳、资料查找、自编试卷等,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做好新课的准备。我们将

通过预习、复习的闭环管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益。

三、理论为基,研修为翼,提升教师素养

1.深入学习新课标,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本学期,教研组将重点学习《新课程标准(2022版)》,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和教研组讨论等形式,深入领悟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构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观念与评价体系。教师将以理论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提升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我们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市、县级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讨会,拓宽专业视野,提高理论素养。同时,教研组还将过定期的读书交流会,分享教学书籍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增强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我。

2.开展主题研修课,实践提升教学水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研组将在本学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主题研修课和教学实践研究,鼓励教师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并在课后进行深入的评课活动。通过细致的教学反思与交流,教师们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管理能力。同时,教研组还将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各类教研活动和市、县级教学论文评选,鼓励教师撰写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学论文,提升学术水平。我们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

3.双减背景重作业,优化设计减轻负担

“双减”政策下,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确保学习效果成为关键。本学期,教研组将深入研究作业设计,探讨如何在作业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提升作业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我们将通过集体备课、经验分享等方式,探索作业设计的创新之路,力求在“减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月月有序,步步为营,扎实推进计划

1.九月:定目标,稳步起航

召开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明确工作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组织新教师学习《课程标准 (2022版)》,深入解读与教材相对应的目标要求。

2.十月:抓落实,全面推进

开展校本教研交流活动,推进主题式大单元教研

实施集体备课的听课、评课事宜,确保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规范。

举办青年教师公开授课,推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进行教学常规工作检查,确保教学规范落实到位

3.十一月:促提升,深度研讨

开展组内教师专题座谈会议,分享教学经验与心得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

配合教导处做好教研开放周活动,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的优秀经验

4.十二月:重应用,丰富实践

开展作业设计与实施专题研修活动,探索“双减政策下的作业优化策略

进行随堂听课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实施教学常规检查,确保教学工作扎实推进

5.一月:抓总结,积累经验

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全面评估教学效果

开展期末业务工作检查,确保教学资料的完整性与规范教师提交个人工作小结,撰写教学反思报告,总结本学期教学经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