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我们围绕“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四个方面,克服学校人员短缺的困难,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高度重视党纪学习教育,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1.读好书促党建。党员教师阅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课程关键词》,定期组织读书活动。党支部书记林世峰同志参加中国教育报常生龙老师领读群,完成《大概念教学15讲》等书目的阅读。
2.树标杆立示范。党支部书记林世峰同志主持成立了我市小学阶段首个名师工作室,承担着小学数学学科的乡村教师提高培训任务。组织委员孙宝荣同志55周岁,至7月份退休,一直坚持在课堂教学一线,兢兢业业,对学生高度负责。宣传委员吕芝辉同志54周岁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并在本学期的质量调研中取得优异成绩。党支部副书记吕方同志54周岁分管学校政教工作,担任体育、科学教学工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团队帮扶作用
1.建立“读讲研磨四轮驱动”教师成长机制。立于读,兴于讲,基于研,成于磨。通过引领教师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明白“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根本问题;定期举行西泊讲坛,促进经验共享,建立“外出培训学习提升+西泊讲坛分享交流”模式;围绕烟台市“十四五”重点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学习中心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展示,实施“案例反思+课堂改进”两条路径,向教研要方向,向课堂要质量。林世峰校长和张晓敏老师入选莱阳市教育领军人才培养人选。
2.齐心协力共成长。针对个别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亟需提升的现状,老师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不抱怨,不讥笑,不放弃,有的从班级管理层面帮扶(吕方、刘春玲、孙宝荣、孙林艳、李海山等),有的从课堂教学方面进行帮扶(于芹、王娟、吕芝辉、修润秋、孙宝荣等),在学校困难的时候,依靠团队力量,有力地维护了学校声誉,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两位支教教师(李安波、辛华)无论是品德修养还是业务能力,均是我们的榜样,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
三、阅读习惯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弘志少年”引领带动。表彰第六、七届“弘志少年”,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志学、明德、尚美、力行”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内心,让学校的“弘志教育”更有力量。
2.充实“品性阅读”体系。去年底,初步建构起“弘志少年 品性阅读”体系,从今年起,逐渐充实内容,并向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方面拓展延伸。开展 “每日领读”活动,每天一名学生面向全校师生领读,计划两年时间实现“人人都能登上领读台”的目标。
3.“好习惯小明星”习惯养成。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定期评选“读书星”“书写星”“礼仪星”“友爱星”“就餐星”等小明星,借助经典诵读比赛、写字比赛、计算竞赛、书画比赛、六一儿童节等活动,用鼓励激发孩子们成长的内驱,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校四年级在全市小学书写技能测试中取得全市第八的好成绩。葫艺工作坊在我市劳动教育展示中获得好评。
四、常规落实项目引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规范课堂教学。总原则是“向课堂要效益”。一是管理上规范——采用以堂清、日结、周测、月评四个标准动作步步为营的教学质量管理举措,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二是细节上指导——制定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指导手册,从课前准备,到课堂上听说读写,再到课后整理物品,予以明确指导。
2.建设品质课堂。去年,我们提出建设西至泊小学品质课堂。“品”是动词,代表品味学习的过程,具体分为导学、互学、展学、共学四步,指向学习中心;“质”是名词,代表课堂建设的质地,简而言之有交流、有内涵、有乐趣,指向师生成长。为精准把握教学现状,教导处组织了多轮学情监测,并通过深入分析监测成绩,召开教师会议,共商教学改进策略,旨在优化教学,弥补不足。
3. 打造平安校园。无论是安全工作、后勤工作、食堂工作、图书征订,严格按照规范落实,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安全工作,做到“防患未然,细快严实”,把安全制度完善到位,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把安全隐患解决到位。后勤方面,解决7个班级的液晶屏一体机问题。食堂工作精细分工,科学制定菜谱,持续提升管理质量。
今后,在继续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我们重点实现两个方面的突破:一是尽可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二是加快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师德师风、专业素养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做好学校新老衔接,为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将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坚守教育初心,践行育人使命,克服困难,进而有为,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一所有思想有温度的学校。西至泊小学虽是一所老校,一所薄弱学校,但我们相信只要行动,就一定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