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我校教学管理工作,切实抓好教学常规,使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严格化、精细化,创建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我校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开展,让全体教师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订《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思想
1、教学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创造能力和适应能力的新型人才。
2、教学要坚持“三全”。即:全面理解和执行教育方针,全面执行上级制订的教学计划,面向全体学生。要严格执行“三表”(课程表、分工表和作息时间表),做到专课专用,专时专用。
3、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五观”:
人才观:明确培养目标,人才有层次性。
教育观:教学要教育领先,渗透其中,使教书与育人统一。
素质观:在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打好两个基础,即知识基础和做人基础。
潜能观:教师要发展地看学生,积极启发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因为学生不是贮存知识的机器。而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质量观:教师应有全面的质量观,不可偏育偏科。教师应认真学习,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责任感。
二、备课制度
教师必须在深钻教材,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教学参考资料,选择恰当的教法,精心设计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求:
1.明确的教学目的。
2.主要的教学内容。
3.预习要求(自学)与教具、实验准备。
4教学方法与实用的教学程序设计。
5.板书设计。
6.提问及当堂反馈测试。
7.作业练习与讲评。
8.教学后记。
定期集体备课。同学科要求按教材的每章内容集体研究,每位教师都要参加集体备课,且每学期主备不少于2次。集体备课应做到二研究五统一,即:研究教法学法学情,研究突破难点的技巧:统一进度、统一目的、统一双基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检查结果纳入优秀教研组考核。教师备课,要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参考资料的要求,分节次备课,备课要按进度进行,且提前1周。同时,备课要做到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备社会,要努力体现教学的三维目标。
三、上课制度
上课要突出课堂实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学情,以学定教,创设思维型、活动型、开放型课堂。教师要灵活合理地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防止机械照搬教案、课件和完全脱离教案的不良倾向。未经学校批准,教师不得随意调课、停课、改上其他课或请人代课。
1.无教案,不得进入课堂教学。
2.课前提出预习要求及主动自学要求,具体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与自学,上课时,可择重点酌情进行检查。
3.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力求课堂教学严谨、活泼、有条不紊。
4.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抽烟、不坐着讲课(有病上课除外)、不穿背心、短裤、拖鞋给学生上课。
5.教师必须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力争做到传授知识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课堂教学要在全校范围内大面积推广“自学+督查”教学法,突出实施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法,即独学、对学、群学、展示、反馈,交给学生主动学习的钥匙,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大目标,确立终生求学的思想。
6.传授知识要观点正确、知识准确、注重运用启发式教学,输入愉快因子,教学时要注意抓住重点,攻破难点,精讲多练,举一反三,特别要注重学法指导,智能开发与能力培养,切实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切实培养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习惯,切实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
7.教学中,必须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成绩不好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8.板书要规范实用,书写要正确美观,教态要和蔼可亲、严肃大方,语言要精练、通俗、规范,力求富有趣味性。
9.课后听取学生反映,了解教学效果,采纳学生的正确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辅导制度
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要求做到:
1.认真拟定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
2.平时对学生提出疑问要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3.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要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
4.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成绩有明显进步,使优等生的爱好特长得到发展。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1.严格控制作业总量,科学布置作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作业分课内、课外作业。作业内容要精选,不能盲目、不加选择地搬用不符合学生实际的现成练习资料,避免随意性作业和超纲量布置作业。逐步实施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份量要适度,难易有梯度。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进行自学,参加科技、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课外活动,严格执行教育部“五项管理”和“双减”文件要求。
2.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对字迹、格式、答案都应有明确要求,错题要更正,作业马虎的要重做,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精益求精的好作风。
3.各科作业均需全部精批,且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字迹工整、符号统一,有指导性、启发性,课堂作业严禁由学生代查、代批、代改作业。
4.教师批改作业时,应记载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问题,并划分等级,以便有效地进行讲评。
5.每学期末,要对学生作业进行等级评定,且作为学业成绩总评内容之一。
六、学生成绩考查及评定制度
1.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评定是了解教与学,推动教与学的重要手段,每期期中,各科任教师主持考核一次,并对优秀学生给予表彰。
2.各科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有关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
3.每期期末考试,考前要让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认真组考、阅卷,阅卷后作好成绩统计,试卷分析与讲解。
七、听评课制度
学校组织各科校内公开课,全体教师都要做好听课记录,及时组织评课,并按照听课录栏目填写,及时写好听课心得。八、教育科研制度
1.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业务学习,要求全员参与,积极准备。
2.严格执行各组的教研计划,确保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教研活动记录。
3.教研活动期间不得闲谈,不能擅自外出。
4.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写一篇教改或教研论文。
5.认真写好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不低于一万字),学校不定期抽查。
6.各教研组均有实验计划,学期结束有实验总结。
7.学术论文及经验材料,公开课教具制作按考核方案量化。九、教学总结制度。学期结束,各年级学科、各教研组及兴趣活动小组按学校规定时间将总结交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