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式背景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概念、解决新问题,进而获取经验、发展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创新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二、模式含义
“课堂教学五步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它通过一定的训练把当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内化,学以致用;它是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后以导学案的形式呈现,是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的过程。
三、模式流程
“课堂教学五步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是:目标导入—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拨提升—训练反馈。每一流程都是在师生的密切配合下完成,五个步骤的顺序不是机械的一成不变的,其中有的环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的差异重复再现,循环交互使用。
四、模式解读
五个步骤的意思是:目标导入是指在教师上课时设定一定的学习情境,而后导入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分小组自学、探究、合作、理解。交流展示是指学生分小组展示所解决的问题。点拨提升是指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时点拨。训练反馈是指练习、纠错、复习、巩固及当堂检测。
五、模式分析
“课堂教学五步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导是辅助,学是基础,练是根本。导、学、练三大模块不是课堂教学的具体流程,也不是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而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练的原则和方法,是具体课堂学习中的三个基础板块,要求做到导中有学,学中有导,学练结合。
(一)导。导就是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过程遇到的疑惑和困难,进而完成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引导。
1.导兴趣。教师要有目的的运用各种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热情。如在课堂上我们要想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在课堂伊始我们可用激情导入,巧妙设疑,精彩演讲等形式;如果要激发对学习环境的兴趣,我们可用有吸引力的课件、教具、图片,组织竞赛,装点变换周围环境,调整座位等等,让学生对学习的环境产生兴趣,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2.导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立要具体、简洁、易测评,且数量不易太多。学生在自学前教师一定要先出示学习目标,如用小黑板、卡片、大屏幕等手段直接出示。
3.导学法。学生自学前,教师要对其进行学法指导,做到一目标一方法或一目标多方法。学法指导最好的办法是在导学案中呈现,也可以用小黑板或卡片等排在黑板的一角。例如:学法指导 1.……、学法指导2.…… 等等。在进行学法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学习方法可以是具体明确的,也可以是模糊不具体的,而且用过的方法要总结,要说出来。
4.导疑难。对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产生的疑惑,教师给予适时必要的疏导和提示。一要先学后讲,要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的基础上,有了学习动机和兴趣,对问题产生了悬念,真正到了“愤”和“悱”的境地再去讲。二要少讲精讲,凡是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能够研究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能通过学生互相交流基本解决的问题也可不讲。
(二)学。学包括自主学习和组内互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根据班级人数的多少及学科特点等划分自学小组。同时小组成员各有角色担当,分工要明确,任务要具体。小组学习时要有足够的自学和讨论时间,小组内的学习成果要达成共识,小组内的意见分歧尽量在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拿到班级来解决。
(三)练。练就是技能的训练和生成。通过训练和练习,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形成技能。练习有以下几种形式可采用。
1.一题一练,一练一得。在完成一个学习目标后应立即进行有效的练习,通过练习巩固自学成果,形成技能。
2.一题多练,多题多练,强化巩固。训练的密度和速度要适当,要按 80%以上的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为标准,一节课的练习总时间应不少于 15 分钟。
3.拓展延伸,巩固提高。通过练习和训练,对相关的知识点要进行拓展和延伸,在巩固提高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不欠历史旧账,尽量不留作业。
4.随堂检测,总结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就是随堂检则。通过检测可以第一时间让学生自己知道做对了多少,做错了多少,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形成学习成果的自我评价,检测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游戏、竞赛、小测试、独立作业等。
以上练习环节教师要结合具体课型和教学内容来合理、巧妙地灵活运用,不能把练习环节与导和学截然分开,应该是学中有练,练中有学,学练结合。
六、导学案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索的学习提纲,是学生学习的物质基础。一份导学案一般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预习导引、问题导学、典题训练、精讲点拨、归纳小结、当堂检测等。上课前教师把导学案发放给每个学生,然后让组长带领组员预习。预习的过程先以自学为主,遇到障碍时,组员之间开展合作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协助者,起到的是点拨、启发、引导作用,而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教师参与学生知识的形成、归纳和总结,而不是把“标准答案”告诉学生。
导学案编写的基本要求是:
1.学案要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明白掌握哪些知识,理解哪些问题,形成哪些能力。
2.学案必须要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指导,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3.学案必须要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达标测试题,及时反馈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学案必须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切忌把学案编写成从教师传授知识出发的教案。
“课堂教学五步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的大致框架,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时要切记一刀切和形式化。要紧密结合学科实际,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加以运用。要体现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做到有模式但不唯模式,用模式但不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