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女性产后康复,大部分妈妈更多关心体重如何恢复?身材怎样重塑?妈妈们,产后康复的重点划错了哦!身体内有个叫“盆底”的小伙伴更需要重点关心与呵护!福山区妇幼保健院带您一起认识一下这个小伙伴吧。
提及盆底,条件反射性的会想起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排便困难等各种临床症状。对于女性盆底问题,我们更应追本溯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女性盆底的重要性!那么,今天先带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盆底?
盆底(pelvic floor)又称盆膈,由肛提肌(耻直肌、耻阴肌、耻尾肌、髂尾肌)、尾骨肌及覆盖于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筋膜和盆膈下筋膜所构。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神经、血管构成了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相互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脏器处于正常位置。因此,这些盆腔脏器的正常生理功能直接依赖于盆底结构的完整性。
盆底不等于盆底肌,盆底的组成还包括血管、神经、韧带、筋膜等,共同组成盆底这一系统。但盆底肌肉是盆底结构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分为三层。
1.外层:由浅层筋膜与肌肉构成,包含一层外阴浅筋膜(Colles 筋膜)、一对球海绵体肌、一对坐骨海绵体肌、一对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组成。
2.中层:即会阴隔膜,以前称为泌尿生殖膈,该层由尿道阴道括约肌、会阴深横肌和上下两层坚韧的尿生殖膈筋膜组成,封闭泌尿生殖三角,有尿道和阴道通过。有加强盆底、协助承托盆腔脏器的作用。图片
3.内层:盆底肌由肛提肌和一对尾骨肌组成。肛提肌是盆底最重要的支持结构,尾骨肌协助肛提肌封闭骨盆底,承托盆内脏器和固定骶尾骨位置。
盆底功能受损因素很多,妊娠、分娩、肥胖、雌激素降低、慢性咳嗽、感染、盆腔手术等。尤其是妊娠和分娩这两大因素,由于过度承力、激素改变,组织过度牵拉受损。
如果盆底功能受损,盆底逐渐失去弹性,就如同“吊床”破损,吊力不足,网内的器官无法固定在正常位置,盆底脏器就无法发挥正常的功能!那么,将会出现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等一些列症状。
已婚女性,特别是已婚已育女性,一定要重视盆底健康,可把盆底功能检查纳入每年常规体检项目。产后妈妈们需在产后42天后常规进行盆底功能评估检查,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科学的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