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荣华春秋意 回首思量再奋进
南通路小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所有未来皆为可期。新学期,我们将围绕“一中心,二转变,三赋能,四研究”扎实推进教育教学工作。
“一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二转变”以新课标、新教材为引领,促进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改变。
“三赋能”赋能课堂“生长力”、赋能教研“生命力”、赋能科研“内驱力”
1.赋能课堂“生长力”:打造“四有”课堂即有人、有料、有趣、有变
有人:眼中有学生,高质量开展素养导向的课堂实践,形成自己的课堂风格。
有料:不拘泥于教材单课课时,从单元整体入手,结合生活情境,开发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
有趣:有趣味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变:课堂是灵动的、有思维含量的,有动态生成的。
本学期学校将举行语文、音乐、美术、体育校级优质课评选。
2.赋能教研“生命力”
两条路径:个人常态化教研和学校主题大教研教研的开展应做到“五要”:一是目标要明确;二是主体要主动;三是内容要系统;四是方法要科学;五是问题要解决。本学期学校将举行英语、数学大教研活动。具体教研时间,各学科传达计划时会具体布置。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伴随而来的是大量的培训,请老师们积极 参与,扎实研读新教材。赋能科研“内驱力”从“无”到“有”,意识先行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育科研喻为“幸福之路”。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够切身地 体验这“幸福之路”,开启教育创造的“按钮”。从“薄”到“厚”,行动跟进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教师们对此的态度常常是:畏惧、隔膜、担忧。课题可以这样生成:由困惑凝聚成问题,由问题升华为课题。教育原野每天 都在给我们提供带着露水的“绿色素材”,这些素材就存在于我们的校园中、课堂教学中,是最为真切的。从“软”到“实”,发展保障教育科研的发生,除了意识到位,行动得力外,更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
一、把握脉搏,选准课题。
1.多看报刊杂志。
2.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3.寻找“薄弱”的研究领域。
二、大胆实践,开拓创新
1.实践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为辅。
2.充分运用调查研究方法。
3.认真积累各种第一手资料。
三、观点新颖,具有价值
1.说别人所未说。
2.观点(或结果)要有利用价值。
四行动
1. 新教材研读:全面开展新教材自读,全员参加新教材培训,全程关注新教材研究实效
2.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从“有意义”到“有意思”的作业形式从“单篇”走向“单元整组”的作业内容从“1”走向“1+N”的学科融合设计理念
3.跨学科学习
4. 阅读工程建设
语文继续开展“小葵花”阅读工程建设,数学继续开展“数学文化”阅读活动,英语继续开展“小绘本,大世界”英语绘本阅读课程建设,让“阅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