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芝罘区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2024-2025学年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及成果

日期:2024-09-20     

字号:

时间:2024年9月

参加人员:全体语文教师

缺席人员及原因:无

教学研究活动主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中心发言人:车路萍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它是开启学生智慧、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本次语文教学研究活动我们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展开讨论。

一、活动讨论

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聪颖,思维活跃,勇于探索事物的根源,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容易接受,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因素、知识结构等特点,适当考虑趣味性的必要。而且课堂的生动与活泼,很多时候是由问题的趣味性激发的。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让学生互相讨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

2.精心设计,把握提问时机。在教学中,只有在最佳时机提问效果才最好。所谓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当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状态的时候,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对教师的提问能入耳入脑。最佳提问时机,既需要教师敏于捕捉、准于把握,也需要教师巧于引发、善于创设。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提问启发,切中要害、循循善诱是关键。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如何旁敲侧击令其去解疑惑?

3.提问要适度课堂提问难易要适度。提问过易,学生不用思考,引不起兴趣,失去提问价值,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提问过难,不符合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学生会感到高不可攀,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启动。难易度的把握,应当是经过教师的点拨,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为宜。即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经过思考后,能回答得上来。

4.提问要具有创造性。常言道:“一石激起千层浪。”创造性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通过这一问,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语文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活动总结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运用新颖、多变的有效提问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动成果

经过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

四、活动照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