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本册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课程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其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其时间可以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弹性地严展,其评价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本册教材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而非单纯地只讲教科书,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三、教学目标
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1.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生活,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包括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纪律等。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在校园和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
4.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学生的公德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和学校规章制度,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礼仪。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内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
2.如何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亲身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7.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附:教学进度表:
周 次 | 教 学 内 容 |
第1周 | 第 1 课:开开心心上学去 |
第2周 | 第 2 课:我向国旗敬个礼 |
第3.4周 | 第 3 课:这是我们的校园 |
第5周 | 第 4 课:平平安安回家来 |
第6周 | 第 5 课:老师,您好! |
第7周 | 第 6 课:拉拉手,交朋友 |
第8.9周 | 第 7 课:上课了,好好学 |
第10周 | 第 8 课:课余生活真丰富 |
第11周 | 第 9 课:作息有规律 |
第12周 | 第 10 课:吃饭有讲究 |
第13周 | 第 11 课:对人有礼貌 |
第14周 | 第 12 课:玩也有学问 |
第15周 | 第 13 课:我们小点儿声 |
第16周 | 第 14 课:人人爱护公物 |
第17周 | 第 15 课:我们不乱扔 |
第18周 | 第 16 课:大家排好队 |
第19周 | 期末复习检测 |
第20周 | 期末复习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