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牟平区新牟小学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日期:2024-09-20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一年级现有4个教学班。由于刚入学,对《科学》这门课程充满着好奇。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大学生知识范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走进科学课》、《我们怎么观察》、《玩中学》、《使用工具》四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大自然的特殊现象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3、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4、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外部的变化,强化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通过学生的看、听、摸、闻、尝等方式让学生感知自然;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验科学世界带来的奇妙,培养学生的探知能力。初步了解水的特性,感知水的性质。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为学生初学教材,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认知方面上形成好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结合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多采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1、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注意重点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习惯,强化课堂常规管理。

3、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多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方面提出科学问题

4、注意培养学生敢于、乐于动手实践的能力,有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的习惯。

5、注意培养学生准备上课材料的习惯。

七、教改实验

科学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研究

八、活动安排

举行校级科技创新比赛,进行展评,择优参加高级比赛。

九、教师业务学习安排

1、认真学习新版的教学参考,吸取专家对教材编排的意图,更好的运用好教材进行教学。

2、给合集体备课,扎实搞好说议讲评、主题教研等活动,改进实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

3、积极参与各级组织的新教材培训活动,学习优秀老师的教学方法,聆听专家对新教材内容的解读。

十、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科学常识介绍,提高学生兴趣

第二周

吹泡泡

第三周

把它们立起来

第四周

我的“小问号”

第六周

看一看

第七周

听一听

第八周

摸一摸

第九周

闻和尝

第十周

比一比

第十一周

给树做“名片”

第十二周

玩小车

第十三周

玩彩泥

第十四周

玩磁铁

第十五周

做纸蜻蜓

第十六周

认识放大镜

第十七周

研究削笔刀

第十八周

修理玩具

第十九周~

回顾整理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