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世界狂犬病日,这些科普知识要知晓!

日期:2024-09-20     

字号:

2024年9月28日是第18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破除狂犬病防控的界限”狂犬病是一种致死率接近100%的疾病它虽致命,但可预防接种人用狂犬疫苗是避免狂犬病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狂犬病的典型症状是怕光、怕风、听到水流声音就恐惧、流口水等。如果人体近期被不明动物咬伤后,出现了上面的症状,需要赶紧就医隔离,以免造成狂犬病的传播。

1.被猫狗咬伤、抓伤,在家该如何处理?

第一步:立即清洗伤口用肥皂水冲洗伤口,持续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务必确保伤口完全清洁,这样可以灭活狗唾液中的狂犬病毒,降低感染病毒的几率;并防止伤口发生继发细菌感染。

第二步:伤口护理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擦拭伤口,然后马上就诊,尽快去打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2.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

被猫狗抓伤、咬伤的严重程度分为I、II、III三个级别,其中II和III级别就需要打狂犬疫苗了,下面是不同级别的判断方式:

Ⅰ级暴露:皮肤未破损,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及其分泌物或排泄物。处理方式:肥皂水清洗暴露的皮肤。

Ⅱ级暴露:暴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处理方式:立即处理伤口,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Ⅲ级暴露: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肉眼可见出血;破损皮肤被舔;发生在头部、面部、颈部、手部和生殖器的咬伤或抓伤。处理方式:立即处理伤口,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3.打狂犬疫苗是要打几针呢?

5针法

程序:第0天(受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各打1针,共5针,跑5次门诊。4针法程序:“2-1-1法”,即第0天(受伤当天)打2针(左右胳膊各1针)、第7天和第21天各打1针,共4剂,跑3次门诊。

4.什么是暴露前预防?

狂犬病暴露前预防(PrEP)是指在发生狂犬病暴露前(被猫/狗抓伤或者咬伤等),对有感染狂犬病风险的个体进行预防性的狂犬病疫苗接种。通过预先建立个体的免疫屏障,当个体暴露于狂犬病病毒时,通过疫苗加强接种足以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效的记忆免疫反应,从而保护个体免于患病。

5.为什么15岁以下儿童需要进行狂犬病暴露前预防呢?

首先,儿童为狂犬病暴露的高危人群。据统计,世界范围内多数的狂犬病死亡发生在亚洲和非洲15岁以下的儿童。根据我国1996至2008年统计,近25%的狂犬病病例为15岁以下儿童。儿童天性好奇并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再加上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相对差或害怕受到父母责备,存在不能主动告知父母受伤的情况。

最后,猫猫狗狗虽然可爱,但发生意外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出门遛狗,记得牵上狗绳和宠物玩耍,也一定要记得保护好自己!还要提醒大家预防狂犬病最好的措施是为动物/宠物接种狂犬病疫苗,期待有一天我们能够彻底战胜狂犬病。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公益宣传,无任何商业用途。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版权原作者所有,如在使用信息时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