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医院影像检查信息

日期:2024-09-20     

字号:

医学影像科服务项目:数字DR拍片检查、多排螺旋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口腔CT、曲面全景牙片。

医学影像科就诊流程

(一)门、急诊患者

1、门、急诊医师开具申请单;

2、门、急诊缴费;

3、前往医学影像科服务台登记并领取二维码,电话预约(7399890);

4、根据预约进行 DR 检查、CT 检查或 MRI 检查;

5、按预约时间在检查室门外等候检查;

6、摆好体位、进行扫描检查;

7、医师书写及审核诊断报告;

8、在规定时间内患者或家属到自助打印机打印纸质报告,或微信扫描二维码查阅电子诊断报告及胶片。

(二)住院患者

1、主管医师开具申请单;

2、病房预约检查时间;

3、前往医学影像科服务台登记并领取二维码,电话预约(7399890),(若已在病房预约好时间此步可省略);

4、根据预约进行 DR 检查、CT 检查或 MRI 检查;

5、按预约时间在检查室门外等候检查;

6、摆好体位、进行扫描检查;

7、医师书写及审核诊断报告;

8、在规定时间内患者或家属到自助打印机打印纸质报告,或微信扫描二维码查阅电子诊断报告及胶片

影像检查须知及注意事项:

DR检查

(一)检查须知:

1、门诊患者请携带就诊卡或身份证到一楼医学影像科服务台办理登记,领取检查指引单条码。住院患者请携带检查申请单到一楼医学影像科服务台办理登记,领取检查指引单条码。

2、平诊患者登记后,依据叫号系统指示到DR检查室进行检查。急诊和绿色通道患者随到随检。

3、门诊患者指引单上的条形码到一楼自助打印机打印诊断报告,住院患者诊断报告在病房打印。需要打印胶片者,请持指引单上的条形码到一楼自助打印机打印。

(二)注意事项:

1、门诊患者就诊卡及住院患者的检查申请单信息必须与患者本人一致,否则一律不安排检查。

2、患者请自觉排队,依据叫号系统进行有序检查。

3、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损害,孕妇检查前应主动告知检查医师,须由临床医师申请,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后方能检查。

4、严禁孕妇及 18 岁以下的青少年陪护受检者。

CT检查

(一)检查须知:

1、门诊患者请携带就诊卡或身份证到一楼医学影像科服务台办理登记,领取检查指引单条码。住院患者请携带检查申请单到一楼医学影像科服务台办理登记,领取检查指引单。

2、平诊患者依据叫号系统指示,到CT检查室进行检查。急诊和绿色通道患者随到随检。

3、门诊患者持指引单的条形码到一楼自助打印机打印诊断报告,住院患者诊断报告在病房打印。需要打印胶片者,请持指引单上的条形码到一楼自助打印机打印。

(二)注意事项:

1、门诊患者就诊卡及住院患者的检查申请单信息必须与患者本人一致,否则一律不安排检查。

2、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损害,儿童及孕妇检查前应主动告知CT室检查医师,须由临床医师申请,并经患者及家属签字同意后方能检查。严禁孕妇及18岁以下的青少年陪护受检者。

3、危重病人检查时要有相关临床医生陪同,躁动、不配合的病人由临床医生处理后再做检查。

4、CT增强检查的患者必须有家属陪同,并请仔细阅读和签署CT增强检查知情同意书后方能进行检查。增强检查完成后请务必在候诊室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

5、CT增强检查前、后禁止饮酒。有药物过敏史或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者,请事先告诉CT室护士。

6、检查前三天不要服用含金属的药物。胃肠钡餐、钡灌肠检查及碘对比剂检查后一周内不能行腹部 CT 检查。

MRI核磁检查

(一)MRI检查禁忌症及相对禁忌症:

1、心脏植入式电子设备如心脏起器和除装置 (ICD)患者止进行磁振检查。

2、强铁磁性材料的颅内动脉瘤夹禁止用于MRI查,非铁磁性或弱铁磁性材料的动脉瘤夹可用于1.5T(含)以下的 MRI 检查。动脉夹属性不明的患者,告知受检者所有潜在风险,并由患者和(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3、人工耳蜗:MRI扫描可能会使人工耳蜗磁极发生翻转,需要通过有创手术方法进行复位,建议充分评估 MRI检查的风险-获益比后再行扫描。确实需要检查者,建议选择 1.5T(含)以下的磁场环境。

4、骨科植入物:植入物大多呈非铁磁性或少量弱磁性,通常不会移动。但植入物可能会引入图像伪影,影响周围组织的观察。也有发生热灼伤的风险。

5、眼内植入物:磁性眼内植入物及金属异物,有可能在强磁场中发生移位,禁止进行MRI检查。

6、牙科植入物:磁共振检查安全,在植入物部位可能会出现一些伪影。

7、宫内节育器及乳腺植入物患者:MRI检查是安全的。但少数整形用的配件可能带有金属,需告知MRI工作人员并予以注意。

8、冠状动脉与外周血管支架:MRI时都是安全的,可在 3.0T(含以下的设备上进行检查。

9、人工心脏瓣膜和瓣膜成形环:手术后任意时间都可在 3.0T(含)以下的 MR 扫描仪中进行检查。

10、放射粒子的壳为钦合金材料,植入后行 MRI检查是安全的。11、输液泵:材料呈非铁磁性和弱磁性,因此进行 MRI检查是安全的。

12、胰岛素泵:患者在进入 MRI 检查室时应移除胰岛素泵。

13、儿童在 MRI检查中很难做到扫描全程静止不动,需要使用镇静剂。

14、妊娠早期(3个月内)一般不行 MR 检查,如果证明确实为 MR 检查适应证,而又无其它方法可以代替,经就诊医师及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检查后方可考虑。

15、幽闭恐惧者、高热(≥ 39.0℃)或散热障碍者,不宜行 MR 检查。

(二)检查须知:

1、进入检查室前患者务必去除一切铁磁性物品。如假牙、发卡、钥匙、信用卡、磁卡、手机、眼镜、手镯、项链、义眼、纽扣、皮带、助听器等。

2、眼线和纹身可能包含一些在磁共振检查过程中引起伪影或皮肤刺激的成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引起病人烧伤,因此建议在检查前卸妆。

(三)禁止进入检查室的医疗设备:

磁共振检查设备无论开机与否,均存在高强度磁场,故任何非磁共振兼容金属器械,包括普通检查床、金属担架、金属轮椅、听诊器、手术器械、除颤仪、微量泵、球囊反搏仪、呼吸机、心电图仪、胰岛素泵、及其他铁磁性物品等均严禁带入检查室,防止严重意外事件的发生。

(四)其他注意事项:

1、上腹部(肝胆胰脾) MRI检查,需要禁饮食 8 小时以上,请提前做好检查前准备。

2、需要行 MRI检查的危重症患者,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检查,并提前与MRI登记台电话预约检查时间;检查时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3、烦躁不安的患者,应给予镇静后再行 MRI 检查。

4、由于MRI 检查时间较长,并且可能存在患者配合差(如躁动) 的情况。患者检查间可能提前或延后于预约时间;请患者务必提前 10-15 分钟到达。凡预约后不能按时前来者另行预约检查时间。

(五)MRI增强检查目的:

在MRI扫描中,单纯MRI平扫容易选漏小病变或者与正常组织信号强度相近的病变;MRI增强扫描,是指经静脉注入含钆对比剂后再行扫描的技术。当体内注入对比剂后,正常组织结构及病变组织由于含钆对比剂的分布及数量不同,使得二者间的图像对比度增加,能够协助发现平扫未显示的病变,明确病变的范围及边界。另外,MRI增强扫描还有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提高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绝大多数情况下,MRI增强检查是安全的,但极少数患者由于特异体质或各种事先不能预知的原因,可能出现包括但不限手下列数种风险及并发症:

1、可能出现的不适和不同程度的过敏或不良反应。

(1)轻度不良反应:一过性胸问及鼻炎,咳嗽、恶心、全身发热、荨麻珍、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胂、结膜炎、喷嚏。

(2) 重度不良反应: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丧失、休克等。

2、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注射钆对比剂后可能会引超四肢皮肤的增厚和硬化,最后可造成关节固定和挛缩,甚至可能引起致死性肾源性系统性纤维化 (NSF)。

3、穿刺部位出血、疼痛、青紫、感染及对比剂渗漏、肿帐;使用高压注射器时,存在注射针头脱落、局部血管破裂可能,极少数严重者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等现象。

4、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及影像检查的限度,MRI增强检查后仍有可能不能明确诊断或者排除有关情况,仍有误诊、漏诊的可能。

5、除上述情况外,在检查过程中注射部位和全身可能发生其他不能预料的意外情况,特别是对于重症患者、既往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因患者体位不当或不遵医嘱,可能影响检查效果。

(六)其他

1、对钆对比剂或其他钆螯合物有过敏反应或可疑过敏反应者,禁止增强检查。

2、内置金属异物:心脏起搏器和内置血管夹;心脏除颤器;神经刺激器;人工耳蜗;体内金属残存物或金属异物(尤其是眼眶内金属异物),战伤弹片等患者禁止进行磁共振检查。手术后体内存留支架、下腔静脉滤器、金属吻合器等根据情况,部分患者可以进行MRI检查,请检查前进行说明。

3、外界异物:进入检查前务必取下身上的一切铁磁性物质;金属外固定架、心电监护仪、病床、轮椅、婴儿车、助听器、胰岛素泵、磁疗衣、膏药、金属固定夹等,务必在进入检查室前去除;重症或行动不便患者请更换磁共振专用转运床或轮椅。

4、严重心肺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哮喘等疾病和高龄(≥70岁)、过敏体质、过度紧张焦虑、幽闭恐惧症、体温高热(≥39.0°C)的患者为MR增强检查的高危人群,应在检查前充分告知医生并慎重评估;应有家属或临床医生陪护。

5、过敏反应通常会迅速发生(在注射中或者注射后一小时内),有时会有延迟(注射一小时或几天以后),应在检查结束30分钟后再离开医院,如出现上述对比剂风险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如离院后出现不适,应速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诊治或拨打急诊电话7399120。

6、MRI增强检查过程中或检查后,如果不遵医嘱,可能增加以上风险的发生概率。

7、其他注意事项同MRI平扫检查。

诊断报告获取时间:

(一)常规检查:DR检查完毕后1小时内发出正式报告,CT在检查完毕后2小时内发出正式报告,MRI在检查完毕后3小时内发出正式报告,下午16:30以后检查完毕次日出具正式报告。

(二)急诊检查时限要求:急诊 DR 半小时、CT 1 小时内发出报告。

诊断报告获取方式:

检查结束后使用微信扫描检查指引单上二维码查阅电子胶片及报告,如需纸质报告可在规定时限内在医学影像科一楼候诊大厅自助纸质报告。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