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高新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日期:2024-09-20     

字号:

一、目的

为确保在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传播蔓延,杜绝和减少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其《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建立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重大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及重大传染病防治专家组。

三、疫情报告控制程序

临床医务人员发现重大传染病病例时应立即按《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控制程序电话上报我院门诊部(夜班报告院总值班)。

四、实施措施

(一)感染源的管理

1.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受条件限制时,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原则上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经空气传播疾病的医院或科室进行收治,转运过程中做好转运人员的防护。

2.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域,严格管理陪护及探视人员;经空气或飞沫传播疾病患者患者病情允许时,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应限制其活动范围。

3.对隔离患者进行宣教,做好手卫生及相关隔离管理要求。

4.隔离患者外出检查、诊疗、手术、转科、转院等时,应通知相关接收科室或单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

5.接收科室或单位应做好相应的隔离准备工作,在隔离患者离开后,应采取相应的清洁与消毒措施。

(二)医务人员的防护

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如虫媒传播),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针对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1.经接触传播疾病的防护:如肠道传染病、经血传播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患者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1)患者宜单间隔离;无条件的可采取床单位隔离或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隔离于一室;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减少转运。

(2)接触隔离患者的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接触污染物品后、离开隔离病室前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

(3)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及乙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患者应按要求穿脱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2.经飞沫传播疾病的防护: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1)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患者病情容许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加强通风,减少转运, 探视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与患者保持 1m 以上距离。

(2)根据诊疗的需要,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一般诊疗护理操作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严格手卫生。

(3)与患者近距离(≤1m)接触或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佩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时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操作完成后严格手卫生。

3.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防护:接触肺结核等经空气传播的疾病时,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如下防护措施:

(1)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经空气传播疾病的医院,转运过程中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患者病情容许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限制其活动范围,对隔离或污染场所进行空气消毒。

(2)严格按照区域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3)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 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排泄物等时应戴一次性使用医用橡胶检查手套。

(三)消毒与灭菌

1.应严格按照我院《医院消毒隔离工作制度》、《医院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制度》执行。

2.经空气传播疾病清洁、消毒与灭菌

(1)物体表面及地面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洁消毒每日2次。

(2)经空气传播疾病及不明原因的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者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消毒供应中心单独回收处理。

(3)患者转出或死亡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死亡后,应使用防渗漏的尸体袋双层装放,必要时应消毒尸袋表面,并尽快火化。

(四)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处理应遵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执行。

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一)传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二)对不同疫情指导和组织实施有效的消毒,对接触者进行隔离,以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六、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专家针对不同传染病防治知识及疫情报告等知识定期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七、检查、总结

疫情处置后,护理部应对传染病患者所接触的诊室或病房终未消毒情况进行检查、采样等工作,确认处理符合标准后,方可接纳新患者。

护理部、门诊部对所发生的重大传染病应急救治及处理经过进行总结经验,找出存在问题及不足,及时修改预案,以便应急预案更加完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