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第一中学东校地震事故应急预案

日期:2024-09-02     

字号:

第一条  编制目的。

进一步加强学校地震应急工作,确保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应急处置工作迅速、高效、有效地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第二条  编制依据。

根据《山东地震应急预案》、《烟台市地震应急预案》、《龙口市地震应急预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第三条  指导思想。

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加强协作、整体联动的工作原则,保证学校及时、准确、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疏散和自救互救等措施,保障师生身体和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条  适应范围。

预案适用于学校各部门及全体师生应对处置我省及周边省份、海域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的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第五条  启动条件。

我市及周边市海域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学校所在地受其他破坏性地震影响,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第六条  组织机构及原则。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成立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应急疏散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工作机构。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组成及职责见附件。

第七条  健全制度。

学校建立健全包括地震应急救援知识宣传、日常值班、灾情报告、应急检查与演练等地震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各项规章制度。并落到实处,常抓不懈。

第八条  明确责任。

学校建立健全应急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应急管理机构、应急处置组织、管理人员以及各级各类人员的震时应急责任。完善各项技术规范和程序,明确人员疏散、报警、指挥以及现场抢险等程序,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第九条  应急准备。

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认真做好以下地震应急准备工作:

(一)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二)指挥部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准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三)学校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四)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五)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方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六)制定治安管理措施,加强对重点部门、设施、线路的监控及巡视。

(七)出现地震传言时,学校办公室、政教处、团委要及时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培训,提高师生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安定人心,保证学校稳定。

(八)备足备齐并及时补充更新地震应急所需要的药品、器械、消毒、隔离、防护用品(具体列表)。

(九)安排人员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库管理。预案启动后,应急物资由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调用。

第十条  应急演习。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地震应急工作检查,每年定期开展1—2次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演习,提高学校师生地震应急意识和在地震应急状态下的应变处置能力。

第十一条  临震应急反应。

学校接到上级发布的临震预报后,领导小组应及时主持召开应急会议,宣布学校进入临震应急状态。按本预案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学习和熟悉地震应急预案、应急工作程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的强化训练,落实抢险救灾设备、物资保障,检查并排除水、火、电、暖设施和危险建筑物等安全隐患。

学校抗震救灾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以下工作:

1.召开校防震救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通报震情趋势,部置紧急避险和抢险救灾工作。

2.随时了解、掌握地震动态并及时向学校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各应急工作组通报。

3.检查学校各部门、各应急救援工作组的应急措施和防震救灾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

4.督促学校重点部位和易发生次生灾害的部位,采取紧急措施和特殊保护措施,检查消防设施。

5.根据上级指挥机构发布的地震动态宣布临震应急期的起止时间,根据震情发展趁势决定师生避震疏散时间及范围。

6.强化地震知识的宣传教育,防止地震信息误传和谣传,稳定社会秩序。

第十二条  震时应急反应。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自动转为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师生疏散、抢险救援等应急处置工作。

(一)应急指挥。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立即部署、协调和开展应急救援和救护工作。保持学校与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教育部门、地震部门的通信联系,向有关部门了解地震级、发生时间和震中位置、震情趋势等情况。保证24小时通信畅通。

(二)人员疏散。应急疏散组应立即按照应急预案和人员疏散、转移方案,组织人员及时疏散、转移至安全区域。在疏散、转移时。应采取必要防护、救护措施。

(三)抢救伤员。抢险救灾组应立即组织开展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人员;组织搜救工作,对需要救治的伤病员组织现场抢救,并帮助其迅速脱离危险环境。协助专业救援队搜救被埋人员。协助卫生医疗救护队抢救伤病员、开展疾病预防和水源卫生监控等工作。

(四)抢排险情。抢险救灾组对震后破坏的供排水、供电、校内道路、基础设施进行抢排险,尽快恢复学校基础设施功能;协助公安、消防部队扑灭火灾和保护校内重点档案资料、重要设施。

(五)安全保卫。安全保卫组尽快组织人力,加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校园秩序,配合公安部门预防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抢险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对学校公共财产、救济物品集散点、重点实验室的警戒。

(六)信息收集。学校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伤病员数量、救治情况、救援力量以及建筑物倒塌、震灾损失的初步估计等情况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教育行政部门。

(七)应急反应终止。学校的地震灾害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师生情绪稳定,并得到妥善安置,学校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经批准可宣布地震应急反应终止。

第十三条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附件:

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

   长:胡立厚

副组长:王殿超  李玲  刘广迅  王茂玉  赵辉

   员:张至文  田元治  王辉  吴敬伟  李峻青

 连鹏  王力学  韩云杰  梁忠杰  林安成

              徐海   赵妮  于基晓  王丽莉

领导小组职责:

(一)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学校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二)参加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批示,服从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成员按其所在部门的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三)在临震预报发布后,负责对学生进行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识的强化宣传,组织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的实施;

(四)震后,负责指挥各应急工作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地震应急抢险工作,调度学校的应急疏散、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和物资配备;

(五)及时调查、统计和上报震后人员伤亡等灾情;

(六)负责同级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组成及职责

组长:王殿超

组员:张至文    连鹏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制定和定期修订校地震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具体协调各工作组之间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组织防震知识的宣传、培训、组织应急演练;承担地震应急工作总结、报告以及上情下达,下情(灾情)上报等职责;进行应急资金的调度及所需物资、装备、设备、器材的供应;安排应急期间的值班工作;负责接待及其他后勤保障工作。

三、应急疏散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李玲   赵辉   田元治   吴敬伟   王辉

成员:所有上课教师、班主任和备课组长应急疏散组职责:

(一)以谁上课谁负责和方便疏散为原则,负责组织师生震时就近避震;利用学校操场、绿地和宽旷地带,组织学生就地避震并在震后有序、快速疏散。

(二)编制学校地震应急疏散平面图、各年级疏散路线图,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并设置标志等。

(三)妥善安置生活必须食品(吃、穿、住、用)等工作。

(四)妥善安置受伤师生,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

(五)组织开展师生避震、疏散、简单救护演练。

四、抢险救灾组组成及职责

组长:王茂玉   王力学   于基晓

成员:除学校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当班代课教师、各班班主任、年级组长要在第一时间组织学生疏散和学生伤亡统计、上报、安抚学生外,其他人员全部为抢险救灾组成员,包括:学校学生处人员、医务人员、非当班代课教师、图书室管理员、学校保管员、总务处工作人员等。

抢险救灾组职责:

(一)组织实施自救互救,抢救被埋压师生。

(二)抢救重要财产、重要档案等。

(三)负责轻伤员救治、联系急救中心抢救重伤员。

(四)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供水、供电等设施。

(五)负责预防和补救可能发生的火灾。

五、安全保卫组组成及职责组长:王力学

成员:学校保卫科全体人员、护校队队员安全保卫组职责:

(一)破坏性地震或有强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二)负责维护治安,协助开展伤员救治和火灾等补救工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