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校将围绕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工作,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省、市、县三级《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为主线,大力加强劳动教育,不断完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推进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全面落地实施,努力实现我校实践教育的新跨越、新突破。
一、落实三级意见,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烟教发〔2021〕44号)》、烟台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烟教办发〔2021〕23号)》、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海教体〔2021〕64号)》《关于建立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清单制度的意见(海教体〔2021〕65号)》三级文件精神,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落实劳动教育实施。
根据文件要求,保证足额课时。1-2年级每周1课时;3-5年级每两周3课时;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课时中,安排一半时间采取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研学旅行的方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我校的劳动实践活动将按课程表上课。三年级以上设立劳动日,每月一次。本学期末,学校组织开展一次校园多彩实践节,全面呈现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成果(每学年组织一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内容要紧紧围绕设计制作、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和专题活动,1-2年级每学期分别完成1个主题活动,3-5年级学生每学期分别完成2个主题活动。
劳动教育实施内容紧紧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组织实施,低年级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中高年级以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充分考虑周边及各班级劳动教育资源,可与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组织实施,每学期每个年级至少完成2个以上劳动教育主题。
二、把握关键环节,有效高效实施活动。
劳动实践教师要结合教育部下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把握“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及其他”等活动方式的关键要素,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综合实践教育基地及学校、周边的其他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
1.考察探究活动(包含主题研究、场馆考察、研学旅行等)
本学期要求每个学生均要完成教材中的考察探究活动主题研究。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活动指导,并及时整理相关资料,指导学生撰写考察探究报告。
准确定位“研学旅行”,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级研学旅行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化研学活动。本学期我们将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临时决定是否组织研学旅行活动。
落实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本学期我们将组织部分年级学生进行场馆考察活动。充分利用我市博物馆、纪念馆及其他场馆资源,推进场馆考察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利用博物馆纪念馆学习效果。
2.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
各班级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相应的职业体验活动,既可以到职业岗位上进行实际体验,也可以在学校创设相应的岗位情景,进行模拟体验。要关注对岗位需求的调查、职业技能的指导、体验活动的反思。职业体验主要分为学工、学农、学军三类,以教材中的职业体验内容为主,也可充分考虑周边资源、学校资源等因素,自主确立体验项目。我们学校确立的职业体验项目为“今天我来当厨师(班主任,校长等)”,并做好长期实施规划。活动中,指导教师与学生要投入,穿着相应的职业服装,让学生参与真实的岗位体验。
3.社会服务活动
参考教材中的社会服务活动主题,调查学校周边的服务需求,各班级自主开展相应的社会服务活动(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活动前,要撰写好活动方案,并报学校申批。倡导以团队的形式就近开展活动。学校将评选优秀的服务活动作为本校的特色,长期延续下来,成立服务团队,固定服务时间,在社会服务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劳动教育。我们学校确立的社会服务项目为“今天我是乘务员”
4.设计制作活动
依托“多彩实践日”推动设计制作活动的开展。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各班级自主确立实施方式,确定活动内容,可以参考教材中的劳动技术组织实施,需注意的问题:
(1)每名劳动实践教师要尝试开发具有特色性、创新性的劳动技术课程一本,同年级教师可以合作。
(2)设计制作类课程要与传统手工艺项目结合,了解、聘请我们开发区中心镇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校授课(请当地教师推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
(3)成立劳动技术指导教师团队(由全体综合实践教师组成),采用班级轮流授课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丰富多彩的劳动技术制作活动。
三、明确纲要精神,强化落实劳动教育。
结合教育部下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烟台市《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本学期计划出台),充分认识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劳动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深入探索实施“1+X”课程体系构建,积极推进劳动基地拓展,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育人机制。
1.创建校内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创建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一块,并分成三部分,分别由三、四、五年级来种植与管理。学校将开发、打造专门的开发区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并以年级、班级进行基地划分,组织学生在种植、管理过程中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本学期,我们初步打算,在学农实践基地上让每个学生全程认识、学习一种作物的种植、收获;各班级开设蔬菜种植园,探索“悬挂式种植”,努力打造有特色的开发区中心小学劳动实践基地。
2.开发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本学期,学校将加强与周边各农户的联系,争取农户的支持,将他们的塑料大棚挂牌,成为我们学校的校外劳动实践教育基地,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
3.组织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们要与广大学生家长、村委紧密联合,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家务劳动、校园清洁、班级管理等)、生产劳动(种植管理、养殖、手工制作、工厂体验等)、服务性劳动(社区清洁、政策宣传、校园服务、场馆服务等)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低年级注重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自理,感知劳动乐趣,知道人人都要劳动。三四五年级注重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让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到劳动光荣。
本学期学校将统一规划劳动教育实施内容,分年级分类别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引导学生体验劳动过程,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树立服务意识,强化社会责任感。各综合实践教师要在学校的安排下,组织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活动。
4.组织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本学期,我校将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成果展示方式,组织两次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活动(期中后一次,期末前的一次与多彩实践节相结合),全面客观记录学生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设立劳动教育专项比赛(比如剥花生比赛),以比赛促进成果提升。
5.积极创建海阳市级劳动教育示范校。
通过劳动教育示范校创建,全面推动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通过落实“八个一”要求(一份总体规划、一次专题会议、一个校外基地、一节劳动必修课、一次劳动周、一份劳动清单、一次成果展评、一个学期评价),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规范运行。
四、立足地域特色,有效推进专题教育。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纲要》中根据年段特点安排了主题鲜明的团队活动及专题教育,例如建队仪式、毕业典礼等。本学期,学校将各类专题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融合,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度,通过活动提升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
根据市教体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工作方案》要求,继续开展红色文化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实际,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寻访英雄足迹”“红色研学之旅”等体验活动,或结合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相关专题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依托海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地雷战纪念馆、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亚沙展馆、英雄山公园、地雷战景区),每学期开发一本具有胶东红色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课程。本学期,我校将积极参加综合实践中心组织的“红色文化主题课程”、“红色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
五、完善评价体系,大力推进量性评价。
本学期,学校将完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根据省、市、县三级文件要求,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数量要求,将数量是否达标纳入对各班级的综合评价中。1-2年级学生以绘画、观察日记等形式呈现主题活动成果,完成2件劳动技术作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集体劳动;3-5年级学生每学年完成1份考察探究报告、3件劳动技术作品、完成1次社会服务和1种职业体验活动;每学期按要求参加学校统一组织的团队活动、专题教育、军训活动等。社会服务(志愿服务)、社会实践、职业体验均留存好相关的过程资料、活动记录等。考察探究报告兼顾课题研究和研学旅行。
将劳动教育推进情况纳入教师目标责任制考核,本学年,重点关注各班级种植角,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以及组织实施情况。
推行档案袋评价方式,采用“记录卡”的形式全程记录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及参与劳动的成果,期末时学校将全面检查学生档案袋整理情况,对各班级劳动实践教育开设实效进行量性评价。
六、组织研训工程,加大加强教学研究。
学校将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有机结合,加强教学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培训与教学研讨活动,做好劳动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全面提升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水平。
1.举行综合实践暨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评活动。
本学期学校将组织劳动教育成果展评,采用个人与团队展评相结合、优秀作品展示与现场创意制作相结合的方式,以成果展评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实施,以成果展评检验各班级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实施情况。
2.组织教师参加烟台市级优质课选拔推荐活动。
本学期,烟台市拟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学校将根据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研究室的评选方式、评选内容及名额分配等情况,组织选拔推荐活动。
3.积极参加烟台市线上优质课程资源评选活动。
组织推荐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海阳市综合实践教育研究室组织的烟台市综合实践活动线上优质课程资源评选活动,通过活动提高教师课程实施水平。
4.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专题培训活动。
根据海阳市教研室的相关要求,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专题培训活动,提升骨干教师的课程理念及课程实施水平。
七、加强信息宣传,逐步打造区域品牌。
各班级要及时总结,积极报送本班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教育相关信息,做好班级劳动实践教育重点活动及各类特色活动的宣传工作,提高我们学校在海阳市综合实践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海阳市开发区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