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
莱州市金城中学
全面贯彻上级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以“教育质量提升”为主线,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新教育理念,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加强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创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一、以铸魂育人为追求,持续提升德育实效
1.突出党建领航。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构建学校德育品牌课程。(责任人:杜建军 尹伟涛 朱洁丽 镡金香)
2.完善育人体系。持续落实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由数汲理”教学研究,切实优化“德融数理·知行合一”德育新模式, 创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堂。(责任人:朱洁丽 杨玮萍 王俊凤)
二、以五育融合为目标,统筹推进课程建设 3.深化课程特色建设。开齐开足课程,整体规划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突出学校特色,实现学校课程的统整化、个性化、特色化、融合化建设。在高质量地完成国家课程的同时,落实地方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建立学校德育课程体系。通过《感恩教育》,对学生进行进行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教育。同时不断积极开发校本特色课程,适度合理地进行课程整合,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课程的实施路径。(责任人:尹伟涛 朱洁丽 )
4.着力推进学科建设。认真落实《烟台市中小学生经典阅读指导意见》《烟台市新时代劳动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烟台市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烟台市中小学书法教育推进方案》等文件要求,提升读写素养(书法)、数学素养、英语素养、科学素养、劳动素养,强化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和书法课程。(责任人:朱洁丽 王俊凤 杨玮萍) 三、聚力“魅力课堂”研究,加强专项研讨 5.推进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加强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依据烟台教科院《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案》,持续落实“七项规范”,扎实推进“魅力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责任人:朱洁丽) 6.推进课堂专题研讨。加强“互联网+教育”实践与探索。深入开展大单元教学研究。依据课程方案及标准的课程实施理念,探索以学科大概念为统领的大单元教学。扎实开展单元拓展整合阅读研究。落实“教-学-评”一致性。实施“高效学习”、指导“优质学法”、加强“质量监控”。加强数学建模专题研究,提升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英语加强人机对话专题研究,提升学生口语实践能力。(责任人:朱洁丽 )
四、以创新增效为导向,推动教科研转型升级
7.创新教研方式。抓住教研根本点,提升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教育质量提升年”和“结对共进”活动的开展。深入开展校际合作、同课异构等活动,在课堂教学、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合作与交流。(责任人:尹伟涛 朱洁丽 )
8.规范优化课题管理。加强课题管理,建立覆盖全程的课题管理制度,切实提高课题研究品质。推进课题的实验、结题工作,使广大教师在科研中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责任人:杨玮萍)
五、以质量提升为锚点,着力精耕教学管理 9.抓实教学常规管理。深入实施备课、上课、作业、检测一体化运行。增强备课实效,抓好“集体备课——个人修改——上课验证——反思提升”基本运行机制和“目标——策略——评价——改进”基本备课范式的落地落实。全面建立学情会商和学困生帮扶制度,关照学生的差异心理,重视个性辅导。深化作业改革,精准落实上级关于“双减”和五项管理的精神要求,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品质,做好作业监测与反馈。提高单元检测实效,做好教情学情分析与诊改,切实提高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责任人:朱洁丽 王俊凤 )
10.加强中考研究。深入研究《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认真分析近三年中考数据,提炼中考试卷的结构变化点,加强对新课标、新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研究,切实提升应对中考的能力。加强会考、中考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学习方法、考试心理和升学报名等指导工作;组织好毕业班的家长会议。认真探讨并优化初中毕业复习策略,做好初中生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积极参加市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和毕业班复习策略专题会议。加强实验教学和体育教学,规范管理,科学训练,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和体育测试成绩。争取2024年中考再创佳绩。(责任人:尹伟涛 朱洁丽)
11.抓实过程监控。认真学习修改完善的《莱州市中小学教学视导评价意见》,定期组织教学常规检查,优化过程管理,推进教学质量大数据监测应用研究,特别做好相对薄弱学科的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准确把握学业质量动态。(责任人:尹伟涛 朱洁丽)
六、聚力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12.抓牢教师队伍建设。探索分层培养模式,秉持整体规划、精准施策、梯次推进的思路,实现教师队伍的个性化、专业化、风格化发展,帮助青年教师走向成熟,骨干教师突出风格,名优教师实现专业突破。实施周期培养模式,加强对教师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与阶段指导,划分合理培养期,设立阶段目标,明确成长方向,有目标、有计划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读书活动,坚持“阅读推动”策略。健全“读写思教研”五维结合的培植机制,落实全员阅读、全科阅读。(责任人:尹伟涛 杨玮萍)
附:本年重点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召开学校相关领导班子会议,传达市教研室、教科所召开的相关会议精神,研讨并布置本学期教学、教研、课程实施、作业规划及监控等各方面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实施《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纲要》。
2、评选教研组长,组织各科教研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任务。
3、各教研组开展教研会议,总结反馈上学期教研工作,提出改进措施布置本学期各学科教学及教研活动安排。制定各年级、各学科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
4、组织初一新生入学工作。
5、组织各学科参加市级教学研讨活动。
6、签订《教学安全责任书》。
7、组织学习《莱州市视导评估细则》(专项),迎接视导评估。
8、组织开展校级课堂教学“大比武”暨常规检查活动。
9、进行学科大单元专项学习研讨。
十月份
1、组织各学科参加各级教学研讨活动。
2、进行常规检查活动。
3、组织参加莱州市视导评估活动。
5、组织参加结对共进活动。
十一月份
1、做好期中复习教研,制定期中复习计划、做好期中复习备课。
2、组织期中学业水平检测,做好教情、学情分析。
3、进行级部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督查,迎接市督导评估检查。
4、组织开展“结对共进活动”。
5、组织参加初中教学工作会议。
6、各学科进行教学研讨,开展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魅力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7、进行第一次常规材料检查。
8、组织初四期末考试及教学情分析。
十二月份
1、进行期末复习教研,制订复习计划,做好复习备课。
2、参加评选市优秀教研组活动。
3、组织第二次常规材料检查,汇总公示常规检查结果。
4、组织三类课程评价。
5、组织迎新年师生书法比赛。
6、组织学生读书会。
一月份
1、组织期末考试。
2、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总结。
3、整理上交各种材料。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