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将以市、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简单、实效、开放、共享”为主题,以“聚焦核心素养,打造活力新课堂”为重点,加强教学研究,推进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多方位狠抓教学常规
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1、明确要求、完善制度。
(1)教导处要做到分工明确,通力合作,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与各部门、各级部互通信息,互相协调,把常规工作做到位。
(2)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严格控制学生的到校、离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要严格按课表上课,坚持专课专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自觉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或侵占副科课等现象发生,调课须预先到教导处填好调课单。
(3)加强对各专用教室的管理,提高各室的使用率。规范使用录播教室、微机室、实验室、阅览室等专用教室,使其最大限度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着力提高体育课及眼保健操、大课间活动及课间操的质量,推行“阳光体育”,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做到时间、内容、场地、器具、教师落实到位,提高全体学生的身体素质。 2、注重监督、规范查评 。具体要求如下:
(1)备课要在“有用”上做文章。语文教学中强化以“单元备课”为模式的集体备课制度,注重课堂效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阅读量,切实提高备课质量。数学教学对教材所呈现的一些知识点,需要教师进行归类处理,确定重难点。坚决杜绝没有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备课组内要统一进度、统一教学内容、统一课堂训练、统一课后作业(包括分层作业)。
为规范备课制度,学校将落实三级查评制度:
一级教师自我查评,教师以自查、反思的方式,对自己的备课、课堂成效、课堂练习、作业批改等进行自我监控和随堂监控;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有随堂听课记录,有对课堂教学的细节或环节点评,及时反馈、交流。
二级教研组查评,教研组长统一书写格式、批改符号,每月不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对存在问题的教师限期整改。组长要经常听组内教师的随堂课;组织好每单元知识检测,重点做好质量分析,发挥其激励、改进功能,及时调整师生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级教导处查评,教导处成员随时深入教研组、课堂,了解教育教学情况,研讨与改进教法;月常规考核细致严格,定期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认真汇总,及时反馈,分层指导,提出整改意见。
(2)上课要在“高效”上做文章。课堂是课改的主阵地,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三到位”:课前准备到位,教师提前到位(音体美信息等学科的老师必须到教室带领学生到专用教室或活动场地),课中的训练到位;课堂教学要从研究学生入手,从服务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教法和学法,切切实实改进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提高有效教学的达成度。切实做到“精讲多练”,课堂作业必须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
(3)实行随堂推门听课制。分管领导将对青年教师要跟踪听课找出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针对问题做深刻的分析制定出改正措施。倡导课堂开放的原则,鼓励年轻教师积极走进优秀同行课堂,聆听观摩优秀教师的执教风格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评价上作进一步的调整,评价目标更加多元化,除了对单项单元过关等考查外,本学期还要增加单项考查,继续科学的发挥质量反馈的价值。在学生已有的数学错题集的基础上,提倡语文、英语教师带领学生建立好错题集,把学生课堂反馈和作业中出现的错题种类进行整理记录,这样学生的学习质量肯定会提高。
本学年专项质量监控安排如下:
语文:单元基础知识抽测、快速作文、课内外阅读能力抽测、背诵能力抽测、书法比赛、朗读比赛
数学:口算、计算题、应用题抽测
英语:口语抽测、阅读能力考查
二、多种渠道提升教师素质
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1、抓经典诵读活动。以“潜心读书、丰富内涵、促进发展”为主题,广泛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学校规定教师学期必读篇目,并写出读书体会,出好我们的教师读书专辑;倡导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结合各班级的读书计划,每学期至少和学生共读一本书,目的是通过各种读书活动的开展,引导教师做有特色的教师、专家型教师、智慧型教师,切实丰富文化底蕴。
2、抓好师带徒工程。师徒每学期互听课最少10节,学校通过组织研究课、示范课等不同形式,让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要对听课的内容写出相应的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3、抓青年教师的培养。要促使各学科的稳步提高,教师是关键,而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更是关键的关键。要求青年老师加强自身的主动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每人应该针对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一个名师作为自己长期的探究学习对象)、向同行学(同教研组的研伴学习),目的是让一批青年教师能迅速成长。
4、搭建学习平台。本学期继续拓宽学习渠道,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学习方式,加强学习辐射功能,凡是外出学习的老师写好一篇外出学习体会,上好一节示范课,传授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创造条件请教师观看专家、名教师等有效课堂,使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培养学习习惯,让素养全面提升。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习惯:
一是养成善于倾听的习惯。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的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所以,开学伊始,我们就要下大力气整顿班级,重点从听课习惯上抓起,尽快让学生从假期的松散状态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状态。
二是培养规范书写的习惯。书写是学习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不仅能体现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以往的质量反馈来看,卷面方面,我们并不占优势。所以,书写方面,我们要继续严格要求,加大书写考核的频次和力度,在阶段性检测和期末检测中,我们将增加卷面比重,并拉开档次。学校也将从每天的午写开始抓起,严格要求,加强督查,从家庭作业、课堂练习再到每次测试,鼓励学生规范书写,引导学生养成提笔即是写字时,力争使每个学生的书写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要求教师重视范写、提倡录制写字微课,为学生“写”好人生奠定基础。
三是训练认真审题的习惯。学生因不会审题而丢失分数是教学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训练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读题了解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关注问题中的关键词,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推敲、分析,进而准确理解题意。通过审题训练,有利于学生形成做事细心、踏实的品质,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四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为学习打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要坚持培养学生手不释卷的好习惯,如果你能让学生的包里每天都装着一本有意义的书,能经常看到学生手捧书卷,认真阅读,那你的班级就会是一个充满书香的班级,这样的班级必定是文明班级,是积极进取的班级。
四、暖心课后服务。
自开学第一天起全面实施课后服务。建立课程超市,将社团活动与课后服务相结合,完善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人员分工、申请流程、保障措施等内容,确保有需求的学生全面覆盖。通过家长信等方式,让家长、学生充分了解课后服务有关安排,引导有需要的学生自愿选择参加课后服务,不强制或拒绝学生参加。学校将统筹安排教师轮换值班,完善教职工奖励机制,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加强课后服务安全保障,加大监管力度,随时迎接上级对此项工作的专项督导检查。
五、突出特色,强化学校品牌质量。
继续深化足球、民乐、篮球、跳绳等特色建设,开展好梯队建设,做好各项活动的传承与开展。
新学期、新起点、新目标,希望全校教师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葡小的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