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抽筋频发,千万别大意

日期:2024-09-02     

字号:

抽筋是老百姓常用的一种说法,其医学名称为肌肉痉挛,是由于某块肌肉或肌群长时间自发强直性收缩导致的。抽筋可在运动中或休息时突然发生,症状主要包括疼痛、肌肉强直和收缩,以小腿和足部比较明显,可能伴随肌肉发硬、收缩或扭曲等情况。部分患者疼痛症状较为严重,一般持续数秒钟至数分钟不等,通常可自行缓解。

引发抽筋的原因

发生抽筋的病因有很多,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疾病引发:如小儿高热惊厥、癫痫发作、破伤风、骨质疏松、尿毒症、脊髓神经根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过度通气综合征等。

2.电解质紊乱:机体在缺钙、低钾、大量脱水不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容易发生抽筋。

3.某些药物使用不当:如大量使用利尿剂、抗骨质疏松药物未足量补钙、不当使用他汀类药物等。

4.其他原因:包括处于寒冷的环境中、下肢局部静脉血供不良、运动过度、睡姿不良等情况。

哪些人容易抽筋

抽筋的多发人群主要为以下几类。

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会出现钙的流失和钙吸收能力的减弱,导致骨质疏松。此外,老年人局部血管硬化、血供较差,容易导致局部缺血,引起抽筋。

2.孕妇:女性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中后期,由于胎儿增大,体重逐渐增加,腿部承受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时间一长,就会引起腿部肌肉疲劳,发生抽筋。

3.青少年:青少年处于成长期,骨骼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大量的钙元素。如果他们体内缺钙,就容易引发抽筋。

4.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这类人群由于长时间或高强度的运动,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和电解质失衡,进而增加抽筋的发生风险。

5.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多汗症、营养不良等特定疾病的人群,可能会出现抽筋。

如何预防和缓解抽筋

预防和缓解抽筋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保暖:身体在低温条件下会出现局部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减慢、血供不足等情况,所以寒冷天气尤其容易出现抽筋。此时,大家要多穿衣服,加强局部保暖等。一旦发生肌肉痉挛,可以使用暖宝宝、热水袋等家用保暖物品进行局部热敷,改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抽筋。

2.适度运动:未进行准备活动就开始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过度运动可能会使肌肉过度收缩,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从而造成抽筋。所以,运动前先要进行科学的热身运动,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一旦运动时发生抽筋,可以按摩抽筋部位进行缓解。

3.合理补钙:钙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钙元素缺乏容易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升高,从而引起抽筋。大家可以通过补充钙,比如吃钙片等预防抽筋。

长期抽筋没有改善怎么办

治疗抽筋先要明确原因。对于由原发疾病引起的抽筋,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根据抽筋的病因及严重程度进行治疗。

为了减少抽筋的发生,大家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补充钙质和维生素;多晒太阳,适当增加室外活动和适合个人的锻炼;注意保暖,避免受凉;规律作息,注意睡姿;尽量减少摄入浓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如果长期抽筋没有改善,患者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明确疾病的原因,进行规范化治疗。

扳大脚趾能缓解腿抽筋吗

抽筋时,可以用手对抽筋部位进行轻柔按摩,也可以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抽筋引起的疼痛。有人说,腿抽筋了,扳大脚趾可以缓解。其实,这种做法有一定的作用,主要是拉伸和放松小腿抽筋的肌肉,从而起到减轻疼痛和不适的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