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严格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提高教师教学工作的自觉性。加强检查和督促的力度,做好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批阅等情况的检查。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有效地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学期期中考试前,每位教师开设一节展示课,教导处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最真实的课堂情况,通过研究、分析、诊断,提出优化建议。鼓励教师间开展相互听课活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学校领导、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3、加强学科教学。
学校领导将参与各学科的教研活动,与各学科教师一起探讨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科教研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全体教师要从学科特点出发,注重学生学科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做到学则必查、查则必反馈、反馈必整改,不留死角,学科建设真正抓出成效抓出特色。
4、重视质量监控,加强教学质量的分析和研究。
知彼知已才能百战不殆,找出与兄弟学校的差距,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每次考试做出客观、细致的分析,通过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以“切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重中之重,积极引导我们的老师实践新课程、推进新课程,以“开放、自主、互动”为主题,展开各种研究和讨论,努力探索有效途径,真正走出一条我校教学的特色之路。深化总结“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改革,以此继续推动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提升教师教育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的专业水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2、推行和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遵循让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原则,长远谋划,落实举措,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艺术素养。把学生社团的组建作为重要工作来思考。同时加大学校校园足球的培养力度,同时争取在春秋季中小学生运动会上再创佳绩。
三、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科研水平。
1、强化教师课题研究意识。
教师只有参与教育科研,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学校将整合以往科研成果和现有研究课题,全方位推动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改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2、开展读书、荐书活动。
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全校教职工推荐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写明推荐理由,每位教师提交一篇读书心得,学校择优全校表彰。所推荐书目以学校图书馆藏书为优先考虑,如能提供电子版更佳。
四、以德育一体化建设为平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1、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
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借鉴兄弟学校先进做法,完善烟台七中德育导师制建设,把德育工作做细、做深。
2、加强法制、安全教育。
(1)利用主题班会、观看相关视频录像、安全演练、国旗下讲话、安全知识平台等形式向全体学生宣传、贯彻“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观点。
(2)班会内容与安全平台教育主题相结合,使学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密切关注安全平台学习进展情况,及时推送安全提醒,做到学做合一。依托法制平台、政治课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
(3)加强课间、课外活动、中晚放学的巡查力度,及时制止校园违规违纪行为。
(4)积极了解、关注各年级不稳定因素,未雨绸缪,预防学校暴力欺凌事件发生。
(5)根据季节特点,宣传普及传染病、流行病的防治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查体,建立完善学生健康档案。
3、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全面开展理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等;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切实开展公德教育、孝敬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爱心教育、诚信教育;以“坚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为教育主题,以环保教育为核心,积极开展热爱自然教育、爱护动物教育、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和审美教育。
4、加强班级、班主任队伍建设。
(1)加强班级形象建设。 “班级形象”包括学生的仪表和教室物品的清洁和整齐,以教室内外卫生的打扫和保持为突破口,重点关注学生自身外表形象的规范教育。政教处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注重落实和整改。注重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以班级宣传栏为平台,展示本班文化、精神特色,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沙龙,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优秀案例课例及常见问题、典型问题、偶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的研讨。
5、加强家校联手,搭载共育平台。
(1)完善三级家校委员会,继续采用家访、电话访和微信、QQ等形式构建家校立体化联系模式。
(2)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家庭教育指导队伍。积极组织相关教师参加区家庭教育教科研中心的各种培训,以家校联手育人班会优质课和家长会优质课为抓手,提高教师的家庭教育育人理念,夯实家庭教育育人技巧。
(3)开好期中、期末两次家长会,规范家长会形式、内容,丰富多样,不单论成绩。
(4)整合家庭教育资源,提高家长育人能力。定期向家长发放家庭教育资料,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家长提供育人培训,为家长推荐好书,更新家长育人理念。结合相关节日,开展不同主题的亲子实践活动,融洽亲子关系。
6、发挥心理功效,助飞学生成长。
(1) 有针对性地了解和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学生。问题孩子往往出现在问题家庭中,和班主任携手,及时和班主任进行信息的沟通和方法的交流,使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股合力,结合咨询过程,建档留存。
(2) 开放心理咨询室“心灵港湾”,做好咨询记录。通过班主任老师引荐,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有心理困惑和成长烦恼的学生可以通过到心灵港湾和老师面谈、写信、打电话等多种方式倾诉自己的问题和心里的困惑。
(3) 整合心理教育资源,让家长们了解心理这门科学。定期向家长发放心理教育资料,让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针对初一新生,进行心理讲座,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针对学生青春期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辅导,使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4)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心理健康相关培训,提高心理育人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