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的劳动教育,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以“实践育人”为基本途径,坚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创建多样化的劳动平台,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环境:
一是切实保障劳动课时,上好、上足每一堂劳动课。每周五下午必修课是学校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我爱我班、我爱我校、我爱我家和我爱公益的各层面劳动课程,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热爱劳动,参与劳动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轮修课是每周一个班的食育工坊活动课和三味书屋活动课。依据药食同源原理,紧抓我校特色,在制作中不仅让学生会制作学技能,还要明白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食育工坊中的课程选题一般结合我校二十四节气活动,相应制作一些顺应时令节气的食物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关注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二是利用管理好学校的中草药劳动基地和农耕园,依据二十四节气,在四季轮回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师生一起进行耕种、管理、采收、加工、制作等劳动体验,学习劳动技能,感受时令的变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是让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家校协作开展“闻本草之香 探中药之秘”寻找身边中草药劳动实践活动,用移栽、照片、图画、手抄报、美食等形式美化书包、美化卧室、美化庭院、美化乡村、美化生活。切实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有序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常态化实施,有效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