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02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稳步推进教育内部改革,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构建平安、文明、卫生、和谐校园。更新教育理念,创造性地参与课程改革,将新理念转化到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之中去。做到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继续深入开展以“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生命意识,为打造“四个校园”即:平安和谐校园、人文素养校园、绿色生态校园、健康阳光校园奠定基础,强化学校法治建设。

2.着力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师生,高尚的情操熏陶师生,科学的制度规范师生,实干的精神带动师生。重视教师校本培训;提供多种平台学习锻炼;开展校级骨干教师评优活动,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水平。

3.创“三新型”教师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打造善于学习,善于吸纳,善于思考,具有一定理论高度和鉴赏能力的新型教师;打造志趣高雅,心态健康,团结乐群,在团队中能发挥积极影响的新型教师;打造勇于实践,大胆创新,追求进步,业务能力强的新型教师。
    4.优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构建扎实课堂。让教师成为课堂的构建者,让教师成为生存状态的反思者,让教师成为在实践教学中不断进取的自我超越者,大力构建学校办学新特色。真正做到把常规做好,把细节抓严,把过程抓实。
     5.不断完善校园制度建设:坚持定期开展“家长会”促进家校联系,力保学校教学不断更新。依照局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制定责任分工落实制度。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人文性。
     6.抓好学校德育、教学质量、师德师风、学生养成教育、硬软件投入等方面工作,使他们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致力于建设群众满意的学校。

三、工作思路及措施

(一)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育理论,提高业务知识水平;积极探索科学方法,倡导以学生为本,寓教于乐,开动脑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认真上好《综合实践》等地方活动课程,积极创办各种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努力提高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

3.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及网络资源,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现代化教学水平,增加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效益。
    4.做好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角色转变工作,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
    5.做好学校硬件投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以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6.不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掌握学生家长、社会的反馈信息,不断更新工作思路、改进教育方法。及时指导家庭教育,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与水平,促进家庭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达到家校共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积极开展“家长学校”创建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建立健全贫困生档案。
     (二)抓好常规工作
     1.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不得随意删除或增减。学校有总课表,科任教师要有授课表,班级要有“四表”(课程表、作息表、校历表、值日表)。教师必须按课表授课,不得随意调课。
    2.学校有校务日记,班班有班级日记,点名册等,并做到认真填写。

3.进一步优化班级结构。教师要认真制定各科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务处认真审核并及时装订成册。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要定期检查,随时记录并提出整改方案。
     4.认真上好“一课两操”,正确对待文化课、活动课,教师不得挪作他用。组织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5.学期结束做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的评比表彰工作。做好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总结交流工作。
  (三)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科研工作
    1.广泛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进教科研工作,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积极倡导集体备课(工作经历少于两年的教师必须学会个人撰写教案)。

2.新老教师做好“传帮带”工作,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校领导不得少于20节。
    3.每次公开课要求规范化。即有教案、听课记录、评议记录,并要求有说课稿,做到“人人会说课,课课有人说”。
    4.着力于专任教师的培养。对每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1.全体教师要做到教书与育人相结合,认真上好《思想政治》课,在各科教学中要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2.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有专人备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
    3.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安全手册》读本,切实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及学生自护自救知识的教育,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组织开展好安全撤离演练活动。
    4.充分利用校会、团会、主题班会、宣传橱窗、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等。进行班级环境布置,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5.在学生中继续加强《中小学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开展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积极组织有益于学生身心教育的活动。
    6.认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举办各种形式的红歌大合唱、征文等竞赛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五)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继续深入开展“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大力表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典型。
    2.建立教师周一集体学习制度,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开展教育教学研讨。
    3.制定措施,规范校本培训,使校本培训真正成为教师继续教育和提高教师素质的主战场,开展观摩课学习、交流活动。
    4.继续抓好教师基本功的训练。教师在学校要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积极争创“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5.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能力。

6.认真学习“四要十不准”,真正规范教师言行。 

(六)加强质量监测,强化学校管理

1.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治校工程,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校务公开工作,加强财务管理。
    2.注重实效,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请示报告制度、师生考勤考绩制度、听评课制度、教师评价体系等)
    3.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强化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教学质量提高年”活动。
    4.明确责任、强化职能。对教师实行年度考核制度,进行量化管理,作为评优、评先、晋职的重要依据。 

5.继续做好“两基”巩固提高资料和“普实”复查验收资料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学籍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资料,做到完整、齐全、美观,并分类存档。
    四、后勤服务保障和学校安全工作
    1.加强对后勤服务人员,食堂、保安、宿舍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明确职责,落实要求,加强监督指导。
    2.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学校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完善设施,消除隐患,杜绝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3.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督促落实有关加强卫生防疫和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各项规定,加强学生健康教育。落实学生一日卫生常规以及防近措施,加强学生传染病的预防、学生饮食饮水卫生和卫生药品的管理。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典礼,制定德育工作计划,班级工作计划、学科工作计划、安排教师及班级课程表。
    2.布置班级环境卫生区域并进行评比。
    3.安全知识讲座。
    4.庆祝教师节活动。
    5.进行六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及军训。
    6.对“文明礼仪岗”“两操检查员”“卫生监督岗”等人员进行培训。

十月份:

1.“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2.国庆宣传系列活动(文明礼仪伴我行)。
   3.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

2.班级环境卫生评比。 

3.11月9日 全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日宣传活动。

4.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课堂内外常规检查。

2.教学常规大比拼活动。  
一月份:

1.迎新年庆元旦活动。
2.各项工作评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