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规划】烟台高新区第三实验小学2024-2025学年度综合发展规划

日期:2024-09-02     

字号:

本学期,我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让每个生命都闪耀着光芒”的办学理念,以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全校教职员工精诚团结,不懈努力,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视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深入推进“青蓝工程”“名师工程”

“青蓝工程”中涌现出一批师德师风好、教学能力强、有改革和创新意识的优秀青年教师。同时,学校重视推进“名师工程”,本学期,林良森校长、孙雅妮主任分别入选烟台市名校长工程和烟台市名师工程。

(二) 着力构建特色教研

本学期学校在区语数外聘教研员张天岭、毛新敏的引领下,教师科研授课水平步步提升。青年教师进行了语文精品课堂展示课,数学全区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研讨等活动,教师科研授课水平逐步提升。英语学科在校内开展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45分钟要成绩”的教学研讨,引导青年教师优化课堂结构,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学校4月份开展了青年教师校内赛课活动,对赛课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在今年5月开展的高新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中,我校参赛教师分别获得语文、体育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扎实推进课题研究

我校“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设计的研究》、信息化2.0专项课题《基于信息化能力提升工程2.0环境下“融趣育能”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施》,《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厚土乡心”主题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全景式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先后顺利结题。《信息技术与“融趣育能”智慧课堂深度融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已顺利通过中期验收,进入验收结题阶段。

二、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常规的落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细化过程管理。认真组织落实好教学的备、教、批、辅、考等环节。二是抓实课堂教学管理。我们两个重点,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重视课堂的组织教学,重视书写训练;高年级特别重视在课堂上提高错题讲评的效率,反复纠正,改好为止。

三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我校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学困生较多,因此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对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具有战略意义。我们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语数外每个年级都利用课余时间和课后服务专门辅导。定期进行过关检测和级部教研,探索解决策略。

三、丰富德育活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学校围绕德育目标,积极开展德育序列化活动。本学年主要开展了“醒狮少年 活力无限”学校特色课间操比赛、体育达标运动会、亲子运动会、校园足球联赛等体育活动,锻炼和展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展了“弘扬主旋律 童心永向党”庆六一文艺汇演、“行路志远 携手共旅”全民阅读活动、“文采飞扬 笔墨生香”现场作文比、红色宣讲活动等德育教育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

五一劳动节之际,学校开展了“劳动励心智实践正品行”主题实践活动,通过一、二年级的“我是劳动能手”,三、四年级的“我是劳动小榜样”,五年级的“我是劳动小先锋”等系列劳动实践活动,不动仅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也增强学生劳动光荣的意识,使学生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满足。

端午节期间,学校开展了“巧手编彩绳 端午送安康”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新技能、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着传统节日的魅力。

第二届校园香杏采摘节活动,既增强了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让学生感受了劳动的快乐。

6月份,学校承办的高新区首届劳动技能大赛,学生通过通过丰富多彩的比赛项目,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价值,更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回首过去,成绩可喜,面对未来,信心百倍。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围绕“让每个生命都闪耀光芒”的理念,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根本,以推进学生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任务,强化创新意识、课程意识和协作意识,以规范和品质赢得家长,以质量和特色赢得社会,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为此,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

一、加强党建引领,促进师德建设。

1.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落实区教体局党委和学校党支部要求,制定党建工作方案,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用好党建引导干部教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党建工作有效落脚到课程教学改革、立德树人工作中。

2.教导处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促进教师师德水平的提高。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活动,全体教师签署承诺书,切实把师德建设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

二、落实廉政建设,强化从严治党。

通过中心组学习、党课教育、组织生活、专题培训、警示教育等形式,强化廉政宣传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扎牢制度笼子,认真制定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签订廉洁承诺书,开展“廉洁教育进校园”活动,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氛围。

教学方面:

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保障学校发展动力。

1. 强化青年教师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和基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为使青年教师基本功上一个新台阶,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每位青年教师每周一板粉笔字,每天一面钢笔字,并定期进行评比。

2.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1)继续实施“青蓝工程”、“栋梁工程”和“名师工程”三大工程。在“青蓝工程”中,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栋梁工程”要求骨干教师在外聘教研员的引领下,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成为课堂改革的领头雁;“名师工程”,以市级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为榜样,加强骨干教师教育理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使一部分骨干教师成为在某一学科领域里的专家型教师。

(2)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的各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班主任工作例会等,引导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改善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工作管理技能及班队活动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利用学科组提高每个人的素质。要求学科组成员努力做专家、杂家、大家,一人专业于一门学科,努力成为本学科的行家里手,成为教师的表率。一是通过学科组,提高学科组成员的思想素质,引导大家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赛,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培养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的高度上来,众志成城共谋学校发展。在新学期的前三周,由学科组成员之一上一节教学研究课,发挥学科组成员的示范辐射作用,通过晒课、磨课等形式,以点带面,引领老师参加大比武赛课,引导大家积极研讨,共同进步。

二、细化教学常规,强化过程管理。

1.打造活力、实效的融趣育能课堂,力争达到让学生乐学、会学、优学的目标。语文教师结合大单元整合目标,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少讲多感悟,要大量拓展补充与单元主题相吻合的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体会感悟,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上要将朗读和写字两项语文基本功训练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培养学生“提笔即练字”的意识和习惯。坚持双轨教学,加强语文综合性学习。本学期要重点加强低年级读写和中高年级习作的训练。要求老师认真指导、批改好每一篇作文、日记,课后小练笔一定要加强指导训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上一个新台阶。学校将通过推门课、研究课、达标课、比武课能形式了解教师课堂情况。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做到规范操作,认真分析反馈,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使学校教学质量整体提高。拒绝题海战术,练习课、复习课要当做一节课去上,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确保效率。为进一步了解教师平时教学情况,不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数学——口算、计算、运用;语文——作文、百字赛、阅读。英语—单词认读、阅读等。

3.做好学困生辅导工作。定辅导对象、定辅导时间、定辅导措施。辅导措施主要有三点:第一,课堂上,教师重点辅导这些对象。教师上课,课堂上提问,黑板上板演习题,都是这些学生来打“头阵”。第二,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每个学科都精心制定相应的辅导内容,利用课余时间专门辅导。第三,实施学困生过关制度。坚持利用课堂上的“边角时间”,有重点地检查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并定时进行过关检测,及时了解补习效果。

4.夯实学生习惯养成。一是会听讲。要坐姿端正,精神集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耐心倾听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学校对学生常规习惯进行班级评比,以督促学生遵守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会做作业。先复习再做作业,认真书写,不乱涂乱画;认真完成语文、英语的朗读和背诵作业。作业有布置,就必须有检查,有反馈,有讲解。不做作业的要补做,不认真书写的要重做,不读不背的不放过,最大限度发挥作业的巩固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三是会写字。对于低年级,要求做到横平竖直、正确、整洁;中高年级要求行款规范整齐,并有所入体。通过举行语文和英语书法比赛,把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树立学习榜样,创造一个人人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四是会阅读。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如经典诵读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升综合素养。五是会思考。学会正确获取信息,正确理解信息,正确运用信息,敢于质疑,真正理解概念、公式的来龙去脉,不死记硬背。逐步启迪智慧,发展思维。

德育方面:

一、强化学生的德育意识,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小干部队伍,加强学校红领巾文明监督岗建设,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全班全校。

二、加强班集体建设,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班风班纪的基础。

发挥班主任带头作用的同时,推进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学生综合评价充分发动学生与任课教师多方面的积极性。

三、优化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

加强校园与班级环境建设,做到净化、美化。加强环境建设,做到让每一处场所、每一次活动都发挥育人功能。做好班级文化建设,使其成为班级里亮丽的风景线,充分发挥它们的德育功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受到教育,内化素质。

四、密切家校联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继续推进“家长课堂”项目,进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深入了解教学、了解孩子,参与教学评价,使学校各方面工作赢得家长的支持与理解。开发好家委会、家长团队这一课程资源,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

五、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素养。

进一步落实劳动教育清单制度。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三个方面细化劳动内容,制定三项劳动清单,确保落地实施。本学期利用国庆节秋收时节,开展劳动周活动。

探索实施家务劳动契约制、校园劳动竞标制、社会劳动申领制三项试点制度,让学生成为劳动教育的主体,让劳动教育真正发生、真实开展,学生获得主动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