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市河洛中心初级中学
初中部“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莱阳市教科研中心《莱阳市2024年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推进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进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9月份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为保证活动实效性,特制订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烟台市、莱阳市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坚持常规促发展理念,完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机制,向常规要质量,向精细化管理要成绩,强化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和任务
1.修订《河洛初中教学常规考核细则》,进一步规范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评价等教学常规要求,强化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2.促进教学管理机制创新。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促进教学常规各环节的实施水平提高。
3.深化教学改革,打磨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凸显学科教学特色,促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走向纵深,积极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应用,全面提升课堂效率。
4.提升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抓实业务学习,健全考评机制,活动月内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质量工程”立标课达标课活动,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5.加强教研组建设。结合《莱阳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实施方案》、《莱阳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加强我校教研组团队建设,实施专业研究,促进不同层面教师的专业成长,形成富有特色的教研组文化。
三、具体要求
(一)强化备课环节,严把备课关
1. 备课前必须研究2022版新课标,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学期、单元及课时目标。每节备课最开始先写新课标对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2. 按照“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深入研究教材,精心确立教学内容,依托“教学方式的变革”,全面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
3. 按照教科研中心的统一要求,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不少于2课时,有详细的集备活动记录和集备教案。
(二规范课堂行为,严把上课关
1. 转变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变革,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地。
2. 课堂逻辑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目标明确、方法得当,体现教学评一体化。
3. 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线上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使教材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提升课堂效率。
4. 衣着得体,教态亲切,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驾驭课堂能力强。板书规范,依法合理行使教育惩戒权。
5. 有当堂检测且当堂批阅,做到堂堂清,课堂效率高。
(三科学设计作业,严把作业关
1. 开学第一周,所有教师学习“双减”政策及《河洛初中作业管理制度》,并签订《河洛初中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承诺书》。
2. 创新作业形式,精选作业内容,实行分层作业。严禁惩罚性、机械性作业,提倡探究性、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索跨学科、综合性等开放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3.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教务处详细规定各级部每个学科的作业时间,每周一公示作业,接受家长的监督。
4. 教务处不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调查问卷,了解作业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
(四)批改辅导及时反馈,严把质量关
1. 对于作业、课堂检测、单元过关检测等,要求全批全改,全面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提升效率。严禁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学生有专一的作业本和错题集。
2. 实施导生辅导谈话制,每位任课教师分配8名学生,包含优生、边际生、学困生、心理健康等,“一生一案”,每月谈话,加强矫正性教学。
(五考试评价落到实处,严把考试关
1. 严格按规定组织考试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型、探究性试题比例,试题内容既有坡度与梯度,又要让更多的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开好级部质量分析会、班级教导会、总结表彰会、家长会,全面诊断教与学的情况,做到教、学、考有机衔接。
四、活动安排
整个活动分三个阶段组织进行: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8月30日一8月31日)
1. 业务学习。学习《莱阳市2024年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实施方案》、“双减”等文件,写好业务学习笔记,教务处集中检查。
2.制订方案。结合学校自身实际,确定“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具体内容和保障措施,制订该活动实施方案,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3. 宣传发动。8.30日全体教职工大会上,全方面部署我校“教学常规管理月”各项任务,周密制订各项活动计划,引导教师明确“双减”“五项管理”背景下教学常规落实的基本要求。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9月2日-10月11日)
1. 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保障正常的教学行为得以真正落实。开学第一周周五(9.6号),组织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计划、备课、观课议课、作业批改、课堂检测、辅导记录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立整立改,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
2. 从第三个周开始,开展“人人达标课”活动。第二个周是莱阳市教科研中心组织的“立标课”,第三、四、五个周,我校所有教师参与“人人达标课”。学校成立评审小组,进行现场评定。对评定不达标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对未达标教师予以帮助和指导,进行二次达标。达标课成绩纳入教师考核。
3. 开展学课标和研做中会考题活动。教研组长打印近三年的中会考真题,利用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带领同学科教师“学课标、用课标”和研做中会考题,规范个人教学常规,把握命题思路,明确教学方向,有效提高教师备课、上课的针对性。
4. 加大教师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力度,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要求课堂上尽量减少全班集体回答问题的频次,单独提问学生的比例:新授课不低于30%,讲评课及复习课不低于50%。达标课、推门听课中发现比例不足者,教学常规中课堂教学分数为最低档。
5. 大力倡导课堂检测,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对症下药。教务处每月组织教研组长检查课堂检测的数量及质量,纳入教师量化考核。教师以课堂检测为抓手,以单元过关检测为着力点,真正做到堂堂清、周周清、月月清。
6. 大力开展推门听课活动。校长、业务副校长、级部主任、教研组长,每周至少一次推门听课,直面课堂,寻找课堂效率低、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对症下药。
第三阶段:反思总结(10月14日-10月31日)
1.全面评价。对活动月内的各项活动情况进行细化量化,对教师教学常规落实情况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纳入教师考核。
2.形成总结。活动结束后,我校将认真总结“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形成具体的活动总结报告。
3.反思整改。根据“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研究整改策略,作出整改计划,贯穿整个学期教学工作,使 “教学常规管理月”活动产生“以月带年”效应,不断加强各项常规工作的落实力度,促进学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五、推进措施
1.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以杨金遵校长为组长、王美惠主任为副组长、各级部主任为组员的领导小组,成立以各学科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和领导,确保活动实施的计划性、科学性、有效性。
2.精心部署。领导小组多次会议商讨、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和具体活动日程安排,做到计划周密,安排详尽,立足实际,突出关键。同时,要加强过程管理,认真落实每一项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3.强化督导。我校将此项活动融入、纳入教学常态中予以落实,所有结果纳入教师量化考核。
莱阳市河洛中心初级中学
2024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