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保证学校教育工作有序进行,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特制定学校教师管理制度。
一、请假制度。严格执行学校请销假管理制度,坚持做到有事先请假、无事不请假、小事少请假。半天以内的病假或事假,由级部负责领导审批;半天-3天以内的公假或私假,应经校长同意;3天以上报教育局审批。教师请假应自主调课,并告知教导处同意备案,假后上班时主动销假,并在规定时光内为学生补上课。
二、办公制度。认真执行坐班制度,上班时做到“四准":准时到校、准时进教室、准时上课、准时下课。办公期间杜绝玩游戏,严禁吸烟、喝酒、下棋、打牌,做与工作无关或影响他人办公的事。轮流值日,持续办公室的整洁;相互尊重,维护人际关系和谐。
三、学习制度。准时参加学校各种业务学习,认真做好学习记录。经常读书看报,每学期阅读本教育专著,做好读书笔记。
四、集会制度。周一升旗、晨会或学校集会时,全体教师均应主动参加,主管负责人应提前到操场维持秩序,组织好师生列队参加,做到准时、礼貌、整齐、安静和安全。包级领导和班主任应根据集会时提出的要求,结合师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强调引导、提出具体要求。
五、课程制度。严格按照国家和教育行政部门须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严肃教学纪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经教导处批准,不得随意调换课程、随意授课,改变授课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不得随意停课、放假,不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六、上课制度。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教师上课务必做到“五不”:不上无准备的课,不坐着上课,不歧视后进生,不将学生赶出教室,不在上课时接打手机、听音乐;力求“四多”:多采用直观教学,多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多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多让学生合作探究、互动学习。
七、听课制度。建立随堂听课、定期听课制度,养成专心听课、认真做好听课和评课记录的良好习惯。
八、备课制度。教师每学期第一周围绕学科课程标准、班级学生实际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本学期所任学科教学计划,上报教导处备查。提倡教师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教师课前务必精心备课,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
九、作业布置。要精心设计作业,不允许搞题海作业。少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多布置实践性、发展性、自选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要适当,小学生一般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作业应控制在一小时以内。
十、家校联系。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每学期对每位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或同家长亲自面谈一次学生的学习和表现。各班主任应健全学生家长联系簿,有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遇到学生旷课或发生突发事件,应及时与家长联系,该紧急处理的及时处理,该向校领导报告的要及时报告。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不得隐匿不报。教师不得辱骂、贬损、嘲讽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班主任在学期结束前要对学生的在校表现写出实事求是的评语,评语应以鼓励为主。
十一、考核奖惩。严格落实教师工作量、教学质量、教研成果、公开教学活动、竞赛活动辅导、业务培训和教学潜力等为主要资料的教职工评估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细化量化考核细则,把“干多干少"和“干好干坏”区别开来,考核结果先在全校公示,在全体教职工确认无异议后再上报镇中心初中,并由教职工本人签名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