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万光小学,在编专职体育教师3人,外聘篮球教练2名,足球教练2名,篮球场1块,体育器材室1个,足球20个。多年来学校坚持“教会、勤练、常赛”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足球、篮球等体育运动,坚持两操一活动,确保学生每天的课外活动时间。
一、组织管理方面
学校成立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为三人,组长负责项目实施制定,其他负责项目细则执行,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设置体育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一二年级保证每周4节体育课,三至五年级保证每周3节体育课,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第三节安排体育活动。落实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大课间体能天天练、体育课课堂质量、校园体育活动、假期体育作业、学校体育课后服务、课题研究等措施,切实提升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二、体育教学方面
1.教学内容
我校体育教学内容丰富涵盖田径、篮球、足球、跳绳、踢毽等多个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兴趣。除了传统的运动项目,每学期还包含4个课时的体育理论知识,如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运动营养、体育健康常识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己,避免受伤,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饮食和休息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特色课程
结合学校特色和教师专业情况选定篮球和足球为第一阶段的固定课程,形成了每个班级每周一节足球课、一节篮球课、一节体能课的“分模块,走师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结合我校“全员跳绳”的特色,确定了以“跳绳”为主线,以“篮球”和“足球”为辅线,以民族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为尝试的“1+2+N”模式。坚持体育竞赛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丰富竞赛内容,突出群众性和参与性,为每一名学生提供机会,充分挖掘体育竞赛的育人作用。
3.体能训练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训练计划,包括田径、篮球、足球、跳绳、踢毽等项目,明确了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时间。组建校运动队,选拔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参加训练,并配备体育教师进行指导。与校外体育机构合作,晚学后开设篮球、足球、轮滑课后训练,使学生对运动项目有更深的理解和学习,有助于专项运动能力的形成。
三、体育活动方面
1. 校内比赛
定期举办校内体育比赛,如田径运动会、队列队形比赛、篮球比赛、足球比赛、拔河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比赛组织有序,规则明确,保障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2. 校外比赛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市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锻炼学生的竞技能力,展示学校的体育风采。 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共同发展。 校运动队在区、市举办的体育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3. 场地设施
学校拥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地,能够满足教学和训练的需要。 体育器材配备齐全,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学校将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保障体育教学、训练、比赛、场地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经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