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市蛇窝泊中学2024-2025学年度劳动实践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18     

字号:

一、指导思想

劳动与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该课程强调同学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同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同学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而这种教育功能的实现要求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先进的教育理念,适宜的实践主题,良好的实施环境和发展性的学习评价,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二、活动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同学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同学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同学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同学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同学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三、学情分析

学校层面:

栖霞市蛇窝泊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源起于1923年于洪起创办“霞光小学”,地点位于当时地主牟墨林仓库一处四合院内,于1968年8月创建成蛇窝泊联中,是由蛇窝泊完小分离出的初中部和栖霞农中合并而成。1986年,由学校联片驻村出资120余万元,无偿征地88.5亩,历经十三任校长,建成现在规模。2000年学校更名为栖霞市蛇窝泊镇第一中学。2011年更名为栖霞市蛇窝泊中学。学校占地面积: 79.548亩,校舍面积:20546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7个,在校学生名514,在校教职工人147人。

栖霞市蛇窝泊中学秉承“以德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宗旨,坚持“和美共进,励行启智,厚德至善,深邃求真”的办学理念,围绕“构建和善文化,实施和善教育”的办学思路,以“丰润和善理念内涵,提升和善教育品牌”为目标,通过课程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打造“和煦德育”,实施“和善教育”,研发“和美”学校课程,打造“和馨”特色课堂。积极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精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大力建设寝室文化、廊壁文化、班级文化,力求“一班一特色,一室一文化”,使学生能时时感受文明、处处眼见经典,真正做到环境会“说话”、墙壁能育人。以“人性本善——从善如流——日行一善——上善若水”的阶梯式“善”文化,构建师生“启梦——筑梦——逐梦——圆梦”的“追梦”历程,创树“日行一善 扬善育人”德育品牌,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善”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努力构建“和谐”乐园,培养“和乐”学生。

学生层面:

初中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同学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同学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同学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同学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同学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四、具体措施

劳动工作历来是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多年以来,各级政府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下发了很多指导性的文件。我校在人力物力及其它诸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本学年,遵照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行政会研究,特制定我校劳动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小组的力量。    

根据学校领导干部人员的调整,对学校劳动工作领导小组重新调整。校长任组长,后勤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办公室主任,后勤副主任、政体处主任、团委书记。领导小组在学期之初要研究学校的劳动工作,制定劳动工作计划。学期中要认真地对工作中的具体事项进行检查,进行落实。期末要对学校的已有工作进行总结,做出成绩的个人及处室学校要进行表彰。    

(二)强化劳动思想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由青少年向成人过渡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加强思想教育是促使其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可等闲视之。要加大力度加强学生的劳动思想教育,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几方面的结合,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家长、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深刻认识劳动的意义并积极主动地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    

1、在平时的各科教学活动中,任课教师要根椐所教学科的特点,有计划有意识地渗透劳动教育,向学生灌输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劳动观念。    

2、学校利用主题班会、宣传板报、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加强劳动纪律的重要性。号召学生热爱劳动,投入劳动,以此促进个人的德智体三方面都得到发展。    

3、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系本等方式,督促调查家庭对学生进行的劳动教育情况。    

4、对具体劳动中出现的思想问题,教职工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劳动内容

A校内外劳动    

1、政体处负责组织校园卫生的清理和打扫。每个班级要按学校所划定清洁区坚持每天四扫四洒。在规定时间打扫好班级及清洁区卫生。政体处及学生会负责检查和公布检查的结果。    

2、每周二下午第四节全校大扫除。班级认真彻底打扫班级及清洁区卫生。值周班级派人协助学校办公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处工作人员打扫任务比较繁重的学校卫生区域。学校检查结果将作为班级卫生红旗评比和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的重要依据。    

3、组织好假期间的校园卫生打扫工作。并要有相应的制度做保证。    

4、组织好校外劳动。    

①根椐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随时完成下达的校外劳动任务。

②每月利用周末组织学生分年级参加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政体处、团委要注意与办公室协调,安排好滨河公园护绿、绿城广场、大学路、桃源路、郑大市场保洁及社区宣传,街头交通岗等活动。    

③利用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劳动教育。高二年级每年组织外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无论是到实践基地宋砦村还是陈砦村等处,都要做好这一部分工作。    

5、劳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负责校园特殊场所如宿舍、食堂及厕所等处的卫生打扫工作。   

B上好劳技课    

劳动技术课是传授学生劳动知识并掌握劳动技能的重要环节,所以不能等闲视之。要在时间上给予保证。学校后勤全力配合,保证物资供应到位。学校劳动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安排劳技课各项工作事项。各年级要根据学生实际课程要求进行劳技课的实践活动。无论烹饪还是摄影、花木栽培等劳动技术,都要注意实践性,教务处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安排。    

C家庭劳动教育    

中学生的培养离不开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劳动教育及家庭劳动也是学校学生劳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对学生进行教育,注意家校结合。并利用调查表、家长会、家长意见反馈表等机会检查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及家庭劳动情况,这些情况要和学生评先等结合起来,显现其重要价值让学生提高对其重要性的认识。

五、劳动实践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同学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在评价时应重过程轻结果,特别要关注同学参与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应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同学对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使评价成为同学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同学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形成激励广大同学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栖霞市蛇窝泊中学

二〇二四年九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