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附属小学本校区2024-2025学年度一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日期:2024-09-14     

字号: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体育与健康

                                                                     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大都在六周岁左右,对体育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晰,自律性较差,身体素质较差,针对这些薄弱环节,我们需要对学生的纪律进行教育,同时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知。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很强,一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高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高,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将学生的积极性与教材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根据班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只是运用到实践,并不断提升自身运动能力。

2.将队列队形练习穿插到每一节课,对其纪律性组织性进行不断教育,提升学生自律性。

3.增强学生体质,主要是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

4.不断进行健康教育及安全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5.在雨雪天气及空气质量不允许的情况下,上健康的教育课。

6.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中,并且贯彻始终,不仅锻炼小学生的身体,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结合教学常规进行队列队形教学,保证课堂纪律。

2.难点:一年级学生练习重点在于跑、远和投等项目,并将游戏穿插其中。 

三、教学分析

本学期学习主要内容是跑和跳: ①基本了解和掌握自然跑步的姿势步伐及节奏;②会做出两臂曲肘前后摆动的自然快跑及前脚掌着地沿直线进行快速跑动作。跳跃: ①能了解在踏跳区内起跳的重要意义 ②能做出快速助跑、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后向前上方跃起、两腿屈膝上提的跳远基本动作;做到在踏跳区内准确起跳。 投掷: ①能知道投掷的正确动作方法。 ②能掌握巩固肩上屈肘、自然挥臂的投掷动作。技巧: ①知道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和要求 ②能做出连续前滚翻的动作,几个前滚翻之间的连接紧密,方向正,翻滚动作正确。 韵律活动: ①学习并掌握节奏操的动作方法姿势。 ②能够跟随音乐的节奏将动作完整的做下来。

体质测试: ①身高、体重、视力②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

四、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一)生理发育特点

1.一年级学生一般为6---7岁,在生理上有所发展。身高大致为110厘米到120厘米,体重约18公斤到20公斤。骨骼肌肉茁壮成长,特别是下肢骨骼的增长,比身体增长还要快。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身体发育上处在平稳发展的时期,其身高平均每年增长约45厘米,体重增加约23公斤,心率、血压、肺活量及其他生理指标都不稳定,且与成年人的指标有较大差距,骨骼易弯曲,肌肉力量较小,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比幼儿期有很大的发展,但小肌肉动作的协调性还较差。比如,年级的学生写字时,不仅速度慢而且不工整。这一阶段的儿童,不易做强度太大、时间太久的体育运动,在训练写字、弹琴等这些小肌肉运动的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2.一年级学生肌肉发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纤维较细,肌腱宽而短,关节的软骨较厚,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肌肉较细长,关节的伸展性活动范围较大,牢固性较差,容易发生脱臼。因此在体育活动和锻炼时不易进行剧烈运动。

3.一年级学生神经系统调节心脏活动的功能已发展完成,血液循环比较快,心跳较快,应防止心脏负担过重和体力活动过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功能发育处于飞跃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性水平提高,表现为既爱说又爱动。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一般只有20-30分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导,逻辑思维很不发达,很难理解抽象的概念。

(二)心理发展特点

1.一年级学生心理水平还停留在不随意性和具体形象阶段;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目的性虽有所发展,但仍以不随意性为主。

2.一年级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时的集体意识比较模糊,还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和集体的关系;意识不到班级是一个集体,意识不到班级的荣誉。

3.一年级学生还不具备自我评价能力,对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不会放到心上,但喜欢听表扬的话,对批评的话语不放在心理,一会就恢复到原始状态。

五、教学进度及内容课时分配

队列队形

 

集合、散开、稍息、立正;游戏快快集合

报数、向右看齐、向前看起;游戏快快集合

三面转法;游戏指鼻子

原地踏步走—立定;劳动模仿操

齐步走—立定;单脚跳接力

田径

 

韵律活动;各种不同姿势的走,直线走

原地跑姿练习、直线跑;游戏“网鱼”

原地跑姿练习、沿圆形跑;劳动模仿操

直线往返跑;游戏猫捉老鼠

迎面接力跑,游戏跑跳的小兔子

站立式起跑、50米快速跑;灵敏协调性练习

站立式起跑、障碍赛跑;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单、双脚跳;跳绳

跳圈;合作跳

跳上台阶;柔韧灵敏性练习

跳绳;体能练习

各种动物跳;灵敏协调练习

立定跳远(高人—矮人—飞人);跳绳

抛接沙包

沙包投准练习

沙包投远练习

跳绳

原地单人单摇

无绳练习、单手摇绳练习、双手摇绳练习、慢跳绳练习、快速跳绳练习、耐力跳绳练习

简单的花样跳绳

甩甩跳跳、开合跳、单腿跳、左右(前后)跳、弓步跳、前交叉跳;坐位体前屈拉伸

技巧类

协调性质

兔子舞热身;各种动物爬(蜘蛛爬、大象爬、海狮爬、蚂蚱爬等);游戏(穿山引水)

柔韧素质

韵律操热身;横叉、竖叉技巧;体能练习

坐位体前屈;体能练习

体测项目

1分钟跳绳(10秒、30秒快速跳绳、1分钟跳、1分30秒跳)

50米跑(跑的辅助性练习)、体能练习

坐位体前屈、柔韧灵敏性练习

篮球

搓球、抛球、滚球追球、双脚跳、听指令

绕球、抛接球、双手胸前投篮、小步跑

原地双手拍球、投篮、抢凳子、速度练习

原地双手拍球五次、面对面推滚球、协调性练习、力量练习

原地双手拍球十次、投篮、后退跑、反应力练习

原地双手蹲下拍球、抛球追抢、速度和协调性练习

双手移动拍球、投篮、灵敏性和力量型练习

单手拍球、传球、协调性和反应力练习

单手拍球五次以上、投篮、速度类加灵敏性练习

弓步拍球、传球、协调性和力量练习

单手行进间拍球、衔接投篮、转身接球、速度类练习

单手行进间拍球、击地传球、协调性和速度性练习

听信号运球、投篮、灵敏性和反应力练习

定点拍球(抬头)、击地传球、速度类和力量型练习

行进间单手拍球(抬头)、投篮、协调性练习

行进间单手拍球(抬头)、定点击地传球、灵敏性和反应力练习

原地换手拍球、投篮、速度类和力量型练习

行进间换手运球、定点击地传球、协调性和灵敏性练习

篮球小知识及简单规则

足球

持球接力游戏;踩球

拨地滚球接力游戏;拉球

喊号抛接球游戏;拨球

拨地滚球比准游戏;跨球

踢球比准游戏;踩球

两人合作背夹球游戏;拉球

“保龄球”游戏;拨球

脚内侧夹球跳比快游戏;跨球

拨地滚球接力游戏;踩球

游戏中圈抢球;拉球

头顶夹球合作游戏;拨球

传接球接力游戏;跨球

脚内侧踢球;接球

脚内侧踢球;接球

脚内侧踢球、接球;小场地比赛

脚内侧踢球、接球;小场地比赛

脚内侧踢球、接球;小场地比赛

足球运动简单规则及足球运动小故事

 

六、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为了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方面

1.认真备课,精心写好教案。

2.认真学习和贯彻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目的与任务,掌握教材重点、难点,明确本课的教学任务及为教学方法,组织措施等。

3.根据教学任务,提前准备和布置好场地、器材及教学用具。

4.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5.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安排好密度和运动量。

6.教师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

7.认真做好学生的学期、学年体育成绩的考核和评定,重视资料的积累和保管,并不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8.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体育委员,小组长及积极分子的作用,并且经常做好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工作,使他们真正起到教师助手作用。

9.教学中要有严密的组织纪律,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与要求,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作好妥善处理。   

(二)学生方面

1.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2.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危险物品,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3.有事有病要请假,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

4.在课堂上要注意安全,严格执行教师的各项要求,不经允许不得随意移动器材教具,严格执行教师规定的各项保护措施。

5.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创造性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6.要爱护体育器材,不得有意损害各种体育设备和用品,课后要按教师的要求如数送还各种器材。

七、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

2.备好每一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程气氛,课前课后进行及时的反思。

3.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情景导入、设置问题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4.积极培养体育骨干,并尽量做到与学生玩在一起,在娱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加强与集体的联系。

5.加强课堂常规的教育、落实,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6.因材施教。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在编写教案的时候做到认真、仔细,个别对待,兼顾全局。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能够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

2.动手实践要把握好“度”提高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3.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九、业务学习与教研活动安排

本学期每周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及时参加集体备课,在教学中要多学习,以老带新,多听老教师的课,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录相,探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等。

十、多媒体的运用及效果

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天气不好时可利用多媒体,观摩比赛项目、运动项目的录像,达到寓教于乐、寓景生情的效果。

总之,本学期我将勤勤奋奋,兢兢业业,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提高教学质量。在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深化课程改革的同时,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大胆设想,大胆创新,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法创新,搞好大课间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注重培养体育特长生,争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