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简析
经过学前教育的科学学习,基本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初步的探索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四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建立科学概念,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能力培养侧重点
1.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尊重证据,愿意合作和交流。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
4.培养学生能制定计划,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设计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和假设相比较。
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六、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技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2.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3.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 教学内容 | 课时数 |
1 | 1.吹泡泡 | 1 |
2 | 2.把它们立起来 | 1 |
3 | 3.我的“小问号” | 1 |
4 | 4.看一看 | 1 |
5 | 5.听一听 | 1 |
6 | 6.摸一摸 | 1 |
7 | 7.闻和尝 | 1 |
8 | 8.比一比 | 1 |
9 | 9.给树做“名片” | 1 |
10 | 期中复习 | 1 |
11 | 期中考试 | 1 |
12 | 10.玩小车 | 1 |
13 | 11.玩彩泥 | 1 |
14 | 12.玩磁铁 | 1 |
15 | 13.做纸蜻蜓 | 1 |
16 | 14.认识放大镜 | 1 |
17 | 15.研究削笔刀 | 1 |
18 | 16.修理玩具 | 1 |
19 | 期末复习 | 1 |
20 | 期末考试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