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中心小学2024—2025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14     

字号:

一、指导思想

栉风沐雨见肝胆,砥砺奋进续华章。本学期,教务处坚持“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学生成长”,以“守正笃实”的工作态度、严谨科学的工作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强化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目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大常规教学管理力度,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双减”提质增效。

(二)加强过程管理,重反馈整改,提高教学质量。

(三)理论学习重输出,夯实教师专业理论基础。   

(四)立足课堂实践,优化学教评一致性策略。

(五)融合教研科研,推动课程建设纵深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确保“双减”提质增效。

“双减”工作的核心是减负增效。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围绕“双减”工作践行大季家中心小学的思考,从“细化常规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增加效能”方面为教师设置工作上的GPS系统,确保每一项工作负担轻,质量优。

1. 抓实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本学期,教务处将在日常管理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教务处会针对学校制定的各项常规管理制度,通过巡课、随堂听课、随机抽查班级常规管理与教师的“备、批、改”工作。教师的教学行为规范方面本学期重点排查候课、拖堂、上课看手机问题、站立讲课、教辅材料、调课、有无特殊座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如有违反将定为教学事故。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级部主任每周巡课2次,做好巡课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并立刻整改,每周五下午放学前形成级部巡课反馈上交教务处。教务处每周不定期检查,并在学校办公群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检查结果计入个人教师教学常规考核中。

 

项目

具体要求

评价方式

晨读

午写

1.晨读时间:7:50-8:15  

语文2天  数学1天  英语1天(周一为升旗或晨会时间)

语文:诵读经典  数学:口算、计算  英语:口语练习

2.午写时间:非午休1:00-1:30;午休2:00-2:30   

语文2天   数学2天   英语1天

语文:与教材同步的生字、词语、句段,老师指导书法

数学:计算或者专项训练题

英语:与教材同步的字母、单词、句型

教务处每天安排值日教师检查各班晨读、午写情况并做好记录,带班领导不定时抽查,发现组织有序、表现较好的班级在群里点名表扬,发现问题班级及时与任课教师反馈,如再次出现相同问题给予扣分,纳入个人考核。

备课

1. 撰写学期课程纲要、单元规划和课时备课。

2. 备课符合“学-评-教”一致性原则。

3. 设计出指导学生预习的“预学单”、课堂学习的“展学单”,课后复盘使用的“延学单”。

4. 课后反思要具体(不少于200字)。要求从四个方面对一堂课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收获了多少?

教研组每月督查并进行等级评价,教务处抽查。检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

上课

1. 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缺课。调课必须提前提交调课申请并经教务主任批准。

2. 站立讲课,如有特殊情况须到校长室审批。

3. 上课关闭手机,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4.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不设立特殊座位。

5. 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

6. 异地上课教师要亲自接送学生,保证学生安全。

1.级部主任每周巡课2次,做好巡课记录。

2.教务处每周不定期抽查。

每周五教务处将一周巡课情况进行汇总反馈。

作业

1. 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

2. 实施作业分层,并进行等级评价,禁止布置惩罚性或株连性惩罚作业。

3. 作业的批改做到有批有改,重点问题精批细改,针对学困生是面批面改。

4. 每天要在作业公示表中填写作业进行公示,班主任和级部主任负责审查和把关。

1.级部主任每周抽查1-2次,做好记录。

2.教务处每周不定期抽查。

3.教研组每月对作业进行督查,并进行等级评价。结果纳入个人考核。

听评课

1.不满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评课30节以上;三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评课15节以上;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及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评课35节以上。

2.做好听评课记录。评课意见用红笔标注,不少于4次。

1.教研组每学期中、学期末对教师听课记录进行2次检查,并进行等级评价。

2.教务处不定期抽查。

检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

教 学

质 量

监 测

1.语数英三科要进行每个单元的自测。

2.学校将在学期中与学期末组织两次质量检测。

3.教师要认真阅卷,用等级评价,卷面不能出现分数。

4.做好试卷分析,总结优点,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1.教研组每学期对单元卷和试卷分析进行2次检查,并进行等级评价。

2.学期末质量检测成绩会折合纳入个人考核中。

 

2.规范备课管理,提高集备质量。

个人备课:本学期的教师备课在结构化思维课堂的设计上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1)教师能够独立撰写课程纲要、单元规划和课时备课。(2)备课符合“学-评-教”一致性原则:目标叙述符合课标要求,表述具体、清楚,体现学生进阶性发展;评价与目标保持一致性,可测量、可评估,体现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特点,体现学生学习的层次性;活动设计问题明确,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体现出一致性,有学习支架的搭建为学生的学习搭建阶梯。(3)能够设计出指导学生预习的“预学单”、课堂学习的“展学单”,课后复盘使用的“延学单”。学习单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难题,指导学生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拓展研学能力。(4)课后反思要具体(不少于200字)。要求教师从四个方面对一堂课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收获了多少?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采取期中、期末两次检查+平时随堂听课的形式。备课检查列入个人考核。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本学期将继续采取定时间、定地点的形式,语文、数学备课组开学第一周上报集备时间及地点,其他学科可利用教研时间兼周进行集备和教研活动。利用集备时间结合学情、教情对学习目标、评价标准、学习单、延学单、单元检测题进行修改;对单元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整改;对集备展示课进行打磨研讨。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采取抽查+集备展示课汇报的形式。语文、数学教研组长每2周抽查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教务处每月抽查一次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并给予评价等级和评价意见。集备展示课每学期每级部至少展示1次,学校和教研组成立评价小组进行听评课。评价结果采取捆绑式评价计入个人和备课组考核。

3.落实听评课制度,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本学期的听评课除完成规定次数、评课完整外,提倡老师们选取优秀课例进行听课学习。听课过程围绕着深度学习中的先行组织、是否有优质问题、嵌入式评价的标准、交互反馈的内容来做记录,评课要有针对性,关注目标的达成。要求:谁组织的听课,必须2天内组织评课,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倡即听即评。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听评课的检查将由教务处于学期中和学期末集中两次进行检查,采取不提前通知的方式,每次检查听课得分根据应听节数进行核算,期末取平均分。不满三年教龄的青年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0节;三年教龄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15节;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及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评课不少于35节。做好评课记录,每次听课用红笔进行评课不少于4处。检查结果列入个人常规考核。

4.加强作业管理,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监控:(1)严格控制作业量。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三至五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2)实施作业分层,并进行等级评价,禁止布置惩罚性或株连性惩罚作业。(3)作业的批改做到有批有改,重点问题精批细改,针对学困生是面批面改,并适当写出情感评价(鼓励+问题+要求,不少于3次)。(具体要求参考作业批改要求)(4)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各教研组每学期围绕作业设计至少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5)每天要在作业公示表中填写作业进行公示,班主任和级部主任负责审查和把关。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1)级部主任不定时抽查作业情况,并做好记录,出现问题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立刻整改。每学期检查不少于30次,检查记录每月一上交。(2)教务处每周不定期检查,并在学校办公群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每学期不少于20次。(3)对违反学校规定遭到家长投诉情况属实的行为视为教学事故,计入个人考核扣5分。检查结果计入个人教学常规考核中。

(二)加强过程管理,坚持不懈抓“反馈调节”,提高教学质量。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书写的习惯。教务处将联合教研处通过随堂听课、作业检查、学生能力测试、写字比赛等形式检查落实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情况。每月评选出校级书写小明星、优秀书写班级,并将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展示。

(2)课堂学习习惯。本学期重点关注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力,要求任课教师以课堂为载体,通过榜样示范、激励、评比的方式持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习惯养成。具体的评价是根据随堂听课、赛课等活动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来评定。

2.落实堂堂清、日日清、单元清。

通过听评课、单元检测、日常作业的反馈,要求各备课组整理出每单元错题建立错题集,经常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项作为本学期常规检查的重点项目。

3.监控学科能力水平的提升。

时间

测评学科

组织形式

说明

第三周

语文数学英语

备课组统一组织

具体测评内容由教研组长统一协调,制定表格下发到备课组。备课组统一组织的试题由备课组长出题,不计入考核。教研组统一组织的试题由备课组长交换出题,交换监考,统一阅卷上报成绩,平均成绩计入个人辅导考核。

第六周

语文数学英语

备课组统一组织

第九周

语文数学英语

备课组统一组织

第十三周

语文数学英语

备课组统一组织

第十五周

语文数学英语

备课组统一组织

每两周语数英教研组开展学生学科技能竞赛活动,强化训练过程。语文:写字、看拼音写词语、日积月累、习作、朗读、听记等;数学:口算、计算、解决问题、听记等;英语:书写、阅读、单词大王比赛等。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学科能力测试以备课组或教研组为单位,成绩上报教务处,根据检测结果跟踪学科技能的训练情况。教务处对档案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查,结果计入备课组考核。教研组统一组织的学科技能测试的平均成绩计入教师辅导考核。

(三)理论学习重输出,夯实教师专业理论基础。

本学期将继续聚焦“深度课堂建设”专题,重点围绕新课程标准和单元整体设计与实施,结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融合教学案例从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层面深入研读深度学习的内涵、教学设计特征、课堂实施策略,发挥理论指导实践作用,落实学习效果。

(四)立足课堂实践,优化学评教一体化策略。

本学期,教研务处将立足课堂教学实践,以展示研究成果方式推动落实集体备课、优质课堂、示范课例、反思研究等活动,具化研究内容,优化教学策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集体备课可视化:(1)分教研组开展集备过程展示活动,展示时间由备课组长自主上报。观摩备课组进行现场观摩和提问,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进行总体评价。(2)各备课组通过组内集备研讨推选出一名教师进行展示活动,其中四9-11月份以新授课为主、12月份以复习课为主,以现场讲课的形式考察教师备课能力,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两项活动均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学校领导小组组成评价小组进行等级评价,结果列入本组教师集体备课考核。

(五)融合教研科研,推动课堂改革纵深发展。 

本学期教研活动主题为“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数英学科单元整体设计的实践研究”,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教研组申报的市、区级课题确定主题教研内容,各备课组根据教研组的主题教研内容结合本组实际确定研究主题。以“聚焦问题,确立主题——专题学习,提高认识——集体备课,共同讨论——课堂实践,印证预设——主题研讨,反思教学”等活动为基本形式,围绕教研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教研活动,通过理论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组提前申报研究主题,每学期至少开展两个主题的教研活动,主题活动要有主题策划、每次活动填写活动记录表,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课例打磨,并对主题教研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评价方式和结果使用:结合相关的理论学习,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1篇以深度学习、学评教一致性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案例、叙事研究或论文等,自觉养成反思习惯,为专业发展奠定基础。结果计入教师个人考核。

每月末教务处就各教研组主题教研开展情况召开教学工作会议,听取汇报,进行过程监督指导。学期末教务处组织各教研组进行教研工作总结,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结果计入教研组长考核。

总之,本学期的工作将以“抓过程、重成果”为原则,注重过程落实及成果输出,逐步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养成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促进学生生动、灵动、主动发展。

四、工作安排

八月份:

1.完善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教师个人计划

2.疏通教材

3.前两单元集体备课

4.完成阳光分班。

九月份:

1.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展示

2.语数英学科能力测试

3.月常规检查

4.推门听课及课堂巡视,加大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力度

十月份:

1.语数英学科能力测试

2.月常规检查

3.推门听课及课堂巡视,加大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力度

4.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展示

十一月份:

1.阶段检测

2.教学质量分析

3.月常规检查

4.语数英学科能力测试

5.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展示

6.推门听课及课堂巡视,加大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力度

十二月份:

1.语数英学科能力测试

2.各教研组复习课展示

3.交流复习计划

4.月常规检查

5.推门听课及课堂巡视,加大课堂教学常规检查力度

一月份:

1.期末检测及质量分析

2.常规检查汇总公示

3.教研组长汇报学期工作

 

大季家中心小学教务处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