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蓬莱区北沟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13     

字号:

新的学期,认真贯彻教体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中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把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党建引领、做好教学改革作为主要抓手,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到教书育人、办学治校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以“核心素养生长课堂”教学的深入实施、促进教育内涵发展为工作重点,坚持“教学中心、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全力打造“让学生收获成长,让教师收获幸福”的绿色学校。始终坚持“自身建设”不动摇,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校园安全管理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不断改进作风,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重点工作

1.抓德育,增实效,创设德育品牌。学校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德育工作思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一是擦亮德育品牌。继续完善“尚美”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开好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德育课程,充分挖掘学科中的德育资源,系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丰富德育活动。以各学科德育课堂为载体,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是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提升全环境立德树人意识和能力;拓展学生和家长参与管理的广度,提升学生和家长管理反馈的效度,在学生中形成“争做校园小主人,事事有为我当先”的崇德尚美良好氛围。

2.抓教学,提质量。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持领先地位,学生的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一是打造“生长”课堂教学品牌。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导向的“生长课堂”建设,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以30+5+10为基本课堂模式,体现“学为中心”,全力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打造区内教学改革品牌。结合我校24年“尚美”课堂建设行动,因校制宜,将生长课堂理念内化、固化,在全员实践——先锋引领——教研推动中,总结凝练,形成带有鲜明校本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年度内,争取能得到烟台教科院的现场业务指导,能和周边区(县、市)兄弟学校的业务交流中,擦亮学校教学改革品牌。

二是加强备课和批改管理。强化教学常规的检查和整改,每学期初学校要组织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会议,布置学期工作,反思存在问题,各教研组还要召开组内会议,严密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过程,把好“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辅导关”,形成高效教学的完整闭环:通过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每月一次的教研,加强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的监控,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通过堂堂清检测和周测,巩固教学成果,通过每周级部学生总结大会、班教导会和班会,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跟踪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完善“尚美少年”激励机制,为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加强名师团队培养探索“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赛课活动,探索创新“尚美生长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科课题和成果论文;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开好4次教学质量分析大会,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继续开设“有道”论坛,让本校教师的教学经验能迅速传播,并形成本土特色和师本成果。

四是开展各学科竞赛活动。开学初,由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制定适合各年级的学科活动,配合课堂教学,着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聚焦学生基本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从语文学科开始,向全学科延伸。语文的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作文、书写大赛;数理化的智力竞赛,英语的演讲,政治的时事报道等。并借助学校公众号和视频号进行广泛宣传,发挥各科老师智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未来发展赋能。

3.抓规范,优保障

一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作业布置、教辅征订、进校书刊等五项管理规定,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通过强制关灯和巡视检查,保证学生在校睡眠时间;通过作业逐级审查和公示、调研等,严控作业数量;教辅征订和进校报刊等,由专人负责,严格遵照“一教一辅”政策,全体教师签订承诺书,严禁任何形式的“搭车”行为;开展多种形式宣讲和家校共育活动,明确师生的权利和义务,不得出现师德失范行为。

二是做好安全保障。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确保师生在校安全;定期开展安全演练,尤其是疏散和防踩踏演练;加强对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等方面的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是严格控辍保学。每班设学籍管理委员,每周由专任负责统计学生到校情况,每周五例会通报学生缺勤时间,建立三级学生请销假制度,将学生出勤率作为班级考核重要指标,抓好学籍管理工作,完善控辍保学监测机制,面向师生、家长做好“控辍保学”政策宣传教育;对疑似辍学、经常性请假学生建立台账,积极与公安、政府做好联动,借助外援力量,实行销号管理,逐一落实。

四是做好家校互联。开好家长会,开展全员家访,广泛宣传教育教学工作基本情况;请家委会成员或者各行业家长代表进校开展家长课堂建设,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或者人生规划教育,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见闻,提升家校共育满意度。

4.抓细节,增幸福。继续深入实施教师幸福工程,输出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感,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

一是提升职业幸福感。定期组织教师读书活动、教研活动、文艺活动等,让教师有机会传授教学经验、分享读书成果,展示才艺;持续开展“有道论坛”,为教师提供展示专业经验的平台,让教师收获职业幸福;对于表现优秀的教师,大力宣传,给予及时的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提升工作幸福感。丰富教师在校的三餐种类,提高三餐质量,关注教师工作和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设立意见反馈渠道,鼓励教师提出建议和意见;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确保教师评价和晋升公平公正;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三是提升团队凝聚力。组织各类团建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定期组织教师体检,关注教师工作压力,通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休息场所等方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二)其他工作

 1. 创新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教育,提高对劳育的认识水平。规范课堂劳动技术课程,丰富课堂内容,丰富学习形式,丰富课程评价。加强校内劳动教育,落脚实际,加强学生校内值日、家庭劳动教育,进行劳动技能比赛。充分利用学校农耕园、童话林等劳动实践场所,创新劳动教育载体,推动劳动教育常态化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功能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文艺、体育、科技等方面的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全校性的课外活动。每月组织艺体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素养监测。开展好艺体节、科技节和文化节。

3.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开放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每学期至少进行1次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每学期开学前和大型考试前后做好心理健康辅导。为重点学生建立工作台账,及时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做好沟通,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介入,防患未然。

4. 改善学校基础设施

更新教学设备: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水平。每学期投入一定资金更新教学设备,配合阅读行动,建设“书香驿站”。改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绿化和美化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每月进行1次校园环境整治。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辛勤耕耘,用心教学,用爱办教育,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踏踏实实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