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傍晚,家住栖霞城区的李女士在家中突发腹部疼痛,本以为是胃肠道疾病,就自行服用了一些常规药物,不料没多久,身体开始出现大片疹子,眼睛逐渐肿胀无法睁开,并伴随胸闷、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发现后,立即驱车带她赶往栖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途中,李女士的病情不断进展,意识逐渐模糊,情况越来越差。
抵达急诊科后,李女士被直接推入抢救室,此时她脸色苍白、口唇发绀、大汗淋漓,面对呼喊没有反应,医护人员为其查体发现血压显著降低。
快速抢救,打赢“生命保卫战”
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闫荟如通过询问家属得知,李女士属于过敏性体质,晚饭食用了几个蚕蛹,根据这一病史和检查结果,临床经验丰富的闫荟如副主任很快做出判断:发生了过敏性休克,这是一种危险疾病,致死率很高。 时间就是生命,急救绿色通道随即开启。建立静脉双通道,加压给氧,心电监护,肌注肾上腺素,抗过敏、抗休克治疗……经过急诊科医护团队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全力抢救,李女士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最终转危为安。
医生提醒:过敏体质者日常生活需注意
引发李女士出现过敏性休克的“元凶”是蚕蛹。蚕蛹中含有特异性蛋白,过敏体质者食用后尤其容易出现变态反应,导致过敏的发生。除此之外,牛奶、鱼、虾、蟹等食物,动物皮毛,粉尘,以及某些药物等都可能成为过敏源,易过敏人群应多加注意。
一旦发生过敏,每个人的表现和程度不同。过敏性休克是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开始可表现为皮肤黏膜或胃肠道症状,进而开始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呼吸困难、脉搏快而弱、大汗淋漓、四肢湿冷、神志不清甚至意识丧失,严重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过敏性休克往往突然发生,进展迅速,程度剧烈,极易导致死亡。 “若出现疑似过敏反应,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更严重情况的发生。”闫荟如副主任提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