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2024年的9月14日是第25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急救与运动”。通过这个纪念日,旨在提高公众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认识,鼓励人们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并培养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世界急救日期间,各个国家和地区会组织一系列宣传活动和急救培训课程。这些活动包括急救演示、模拟灾难演练、急救知识讲座等,目的是向公众传授急救技能和正确的应急反应。
人工呼吸法
1. 将病人移到空气流通处,解开衣扣,以免障碍呼吸。
2. 取出口腔内泥土、血块、黏液等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3. 病人仰卧,急救者俯于病人一侧,一手托住病人下颌并尽量使头部后仰。
4. 急救者用托下颌的手掰开病人的口,另一手捏紧病人的鼻孔不使漏气,以便向口内吹气入肺。
5. 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对准病人口内吹气,直至病人的前胸壁扩张则停止吹气。
6. 吹气停止后,急救者迅速移开紧贴的口,并立即放开鼻孔,病人胸廓自行弹回而呼出空气。重复上述动作,每分钟约20次左右。人工呼吸操作不可间断,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直到被救者恢复呼吸或结合其他表现证明其确实不能挽救为止。
心肺复苏
1. 遇见有人倒地,立即呼救并拨打120.通过拍打、呼叫判断患者是否丧失意识,并尽快获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2. 确认患者心脏骤停后开始胸外按压:施救者双手重叠交叉,手掌根部置患者胸部连线的中点,肩手保持垂直连续用力快速按压,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
3. 清理气道后进行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孔,深吸气后贴紧患者口唇外缘用力吹起,胸外按压与通气比例为30:2。
4. 获取AED后,根据语音提示操作。
胸外心脏按压
1. 病人仰卧,背部垫一块硬木板,或将病人连床褥移到地上,操作者跪在病人身旁。
2. 用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体的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重叠于前一手的手背上,两肘伸直,借操作者的体重,急促向下压迫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对于儿童所施力量要适当减少)然后放松,使胸骨复位,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70次至80次。
3. 按摩时不可用力过大或部位不当,以免引起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按摩不能有效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要同时配合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