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9-01     

字号:

本学年我们将继续学习新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同时加强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倡导多元,追求特色。以实现减负增效、打造品牌为总目标,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教学常规管理再上新水平。

二、总体目标

1.坚持不懈地开展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监督、指导与常规制度落实工作。

2.积极探索实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3.搞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

4.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学业水平提高。

三、工作宗旨

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四、主要措施

(一)落实常规,有效监控,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落实好教学常规检查。加强对教研活动和听评课活动的管理,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向课堂要效率。依托集体备课引领备课组团队发展,建立个人深度备课和集体备课相融合的备课体系,融合智慧,促进教师共同成长。备课组每周一次教学常规内部检查、级部每月一次教学常规大检查,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试卷批改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通报。注重教研组队伍建设,发挥教研组长的骨干引领作用,加大以校为本的学习和培训,以捆绑式评价和驱动式任务增强教研组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向团队合作要质量。

1.提高备课的实效性。备课是教师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和优化教学方案,以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一系列准备工作。每一位教师要强化质量意识,切实提高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要认真研究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学习方式,钻研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撰写可操性较强的教学设计。不同学科要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进行重点突出的备课。

备课时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传统型备课与创新型备课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备课。要求年轻教师写详案,老教师可以写简案。学校将采取集中检查和临时抽查的办法,检查教师是否按教学计划

和教务处要求进行提前备课,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2.抓课堂教学。实行教师候课制,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提前2分钟进教室,了解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提醒学生进入上课状态,面带微笑等候学生上课,杜绝教师上课迟到旷课及接打手机的现象。课堂教学要认真处理好“教、学、评”三者的关系,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氛围。为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率,要加大推门听课的力度,加强沟通,及时总结,促进提高。

(二)关注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充分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定教,以教促学。继续以小组合作形式为抓手,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基于课堂和教学的特点,对课堂环节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敢于辩论,建立自信心,提升综合能力。

将小组合作机制向假期学习延伸。假期作业通过小组来进行检查与落实。布置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开放性和自主性,注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假前,各级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专题研究部署,对习题精挑细选,分类分层,拔高补弱,要进一步优化纸笔作业与实践作业的比例结构,从知识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各班级建立学习共同体作业检查群,学生以组为单位,每天汇报作业完成情况,每周日上传本周作业,由组长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检查评价,汇总后发送给班主任。班主任通过线上家长会把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总结反馈给家长,便于家长督促完成。

(三)重视师生书写

首先是教师的书写。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定期举办教师板书比赛、教案评比,要求教师写规范字,说普通话,做学生学习的榜样。其次是学生的书写。引导学生既要重视书写规范,又要训练书写速度,做到又快又好。计划通过开展书法比赛、作业评比、试卷展评等活动激励学生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四)加强对师生阅读的管理

狠抓语文、英语的阅读。语文、英语教师在平日训练学生精读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拓宽知识面。兼顾课内和课外两种形式,通过开展读书展示等活动来激励学生参与。

在全校范围内加强全科阅读。教师要与学生同步学习拓展材料,和学生共同成长。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引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关注学科前沿,跟上时代的步伐,促进专业成长。假期组织开展师生阅读,并组织进行师生读书分享活动,打造书香校园。

(五)加强实验教学

结合理、化、生三个学科特点,利用实验(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增强学科知识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新的一年,我校将全面落实课程计划,改善实验条件,加强学生实验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搭建舞台,均衡师资,不断推动队伍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能带出一个好班,一批好的'教师能造就一所好的学校。为此,学校本着培养一支觉悟高、业务精、爱心强的学者型教师为出发点,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着力青年教师培养,促师资均衡发展。本学期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一支适合学校发展、个体需求、家长要求的优秀教师队伍,以小专题研究、校本教研为抓手,促进教师成为学习型、学问型、学者型名师。探索年级组建设机制,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重视青年教师的跟踪、调研梯队建设,有针对性地指导优质课、公开课、研究课等活动,在动态教学中生成青年教师的教学实力。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说课-一做课--议课--反思撰写的技能训练,通过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能力的提高与发展,并在实际锻炼中提高。

2.着力高效课堂构筑,促教师专业成长。大力创造机会,不断搭建舞台,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听课、观摩培训,要求外出教师必须记好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并回校对教师进行再培训。

3.通过学校搭设平台,给机会(加强专业指导)、搭台子(提供教学平台及参赛机会)、压担子(要求开设观摩课及撰写一定量的论文),促进教师迅速成长,达到以点带面,促整体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提高。

4.积极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实施以教研组为单位的校本教研制度制度,努力打造教师教研共同体。要求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听课活动,除教研组组织的校级听课活动以外,教师之间应加强互相听课制度,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要求一学期教师听课不少于25节。

凡由学校组织的全校性的教研观摩课和教研组的公开课,都必须认真组织好说课评课活动,要求执教教师写出说课稿,听课教师要认真评课,认真做好活动记录,学期结束后学校统一检查。

5.鼓励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推动教师积累经验,提高理论素养。

6.加强学校各级课题研究力度,促进教师发展。结合课题及小专题研究,学科教研活动,以教学现场为载体,以个人反思、自己对话、同伴互助、本土化专业引领为主要形式,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课改实验"老教师"的作用,加强对年轻教师进行传、帮、带工作。

(七)加强师德建设,夯实校本教研,促进和谐发展

1.不断学习,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精神。

2.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上好各类课程;严格执行“二表(时间表、课程表)三操 (早操、课间操、眼保健操)一活动(大课间活动)”;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调课;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3.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和五项管理规定,科学组织延时服务工作;充分利用班会、班导会,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与管理,利用延时服务开展各种社团活动。

4.聚焦学业水平考试,既放眼全体学生,又关注特殊群体。日常教学兼顾三类学生,优生、边缘生、特长生,关注三个群体,强化培优补缺工作。抓优生,促进优生成长水平最大化;抓边缘生,力争中考上线最大量;抓特长生,尤其挖掘和培养后进生的特长,找回他们遗失在内心深处的尊严。

5.建立家校协同育人体系。通过家长会、家委会、家长开放日等,促进家校沟通,实现家校协同育人。

6.强化班级管理,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与培训活动,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水平。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建构指向学生的以“自主自评、自主学习习惯、自主健身习惯、自主管理习惯、自主发展习惯”为内容的“自主习惯”序列,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龙口市实验中学

2024年9月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