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小纪镇第一小学反恐防暴应急预案

日期:2024-09-01     

字号:

一、预案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小纪一小及所辖学校、幼儿园突发暴恐入侵事件,建立健全应急机制,提高快速反应,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山东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小纪一小及所辖幼儿园应对各类暴恐入侵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主要包括:校园外各种聚众闹事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小纪一小成立防暴恐入侵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暴恐入侵事件的处置工作,形成快速反应机制。

2、分级负责,分工管理。突发事件发生后,各学校、幼儿园要在小纪一小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上报市教体局。

3、预防为主,及时控制。立足于防范,抓小、抓早、抓苗头,认真开展隐患和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4、系统联动,协同应对。学校、幼儿园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要在小纪一小和教体局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系统联动,全面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5、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在处置过程中,要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防止事态扩大,依法处置,维护师生合法利益。

6、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领导、组织、物资、经费保障和力量部署等方面,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增强保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五、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小纪一小防暴恐入侵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  长:王建波 副组长:周成立  张代波

成  员:王爱卿、李飞、孙庆晓、孙连德、祁忠芹、于凤娟、孙晓鹏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小纪一小及所辖幼儿园内各类暴恐入侵事件的应急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协调、协助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领导小组办公室及职责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导处,日常工作由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承担。主要职责:负责及时收集情况,提出处理各类暴恐入侵事件的意见和措施报领导小组。

六、预防和预警机制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加强信息采集,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1)信息报告原则

A、迅速:发生暴恐入侵事件后,学校、幼儿园要在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由校长向教体局和镇市政府报告,不得延报。

B、准确:信息内容要客观翔实,不得漏报、瞒报、谎报。

C、事件情况发生变化后,要及时续报。

D、学校发生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后,要及时向公安、卫生等部门报告。

(2)信息报送机制

A、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发生暴恐入侵事件后,电话报小纪一小,由校长上报教体局办公室、安全办,小纪镇派出所并按领导要求立即开展工作。同时与事发学校保持联系,进一步核实情况。

B、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暴恐入侵事件电话报告后,有关人员和各应急处理小组应当立即书面形式报应急处理指挥部,并按照预案和领导要求开展工作,根据领导意见,上报学校和市教育局。

(3)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A、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B、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和影响程度。

C、事发学校已采取的措施。

D、事态发展的状态、处置过程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E、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七、应急预案启动标准

特别重大事件和重大事件发生后,小纪一小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并报请市教育体育局启动相应预案;较大事件发生后,由小纪一小启动相应预案。

八、应急保障

1、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并落实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收集、传递、报送、处理运行机制,确保信息畅通。

2、物资保障。建立应急处置物资储备,保证物资、器材的完好和可使用性。

3、资金保障。建立对突发暴恐入侵事件专项资金。

4、人员保障。建立处置突发暴恐入侵事件应急预备队,保证随用随到。

5、培训演练保障。定期进行紧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九、暴恐入侵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一)事件等级确认与划分

1、重大事件:集会事件失控,未经批准走进校门进行打、砸、抢等,形成影响社会稳定的群体事件;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受到影响甚至瘫痪。

2、较大事件:单个突发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影响和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因各种原因引发学校停课、教师或学生家长积聚上访影响稳定的事件。

3、一般事件:事件处于单个事件状态,可能出现连锁反应并引起群体性事端;单个事件引起师生关注,呈现影响校园稳定的苗头性信息。

(二)应急反应

1、重大事件的处置

若事件已超出学校范围,立即上报市教体局,采取措施,避免冲突加剧和学生受伤;一旦学生走出校门,学校要派人劝阻,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维持秩序的工作,防止社会闲散人员和不法分子借机寻衅滋事;如公安要采取措施,学校要劝说学生离开现场,保证学生安全,如果要处理学生,要掌握时机和程度,团结大多数学生,使事件尽快得到解决;若事件已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秩序,要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

2、较大事件的处置

事件发生后,处于局部聚集状态,学校要立即启动预案,并报告教体局。根据事态的发展,协调有关部门及领导到场,马上依法、及时、妥善加以处理。

3、一般事件的处置

学校、幼儿园要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监控、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加强校园巡查和监控,发现不稳定因素的苗头及时紧急处理,学校领导要亲临现场,对事件原因进行调查,消除引发突发事件的苗头和问题。

(三)善后与恢复

各学校在后期处置工作中的重点是尽快查清引发事件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引发事件的实际问题,尽可能满足师生的合理要求,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事件结束后,各学校要吸取经验,改进工作方法,稳定局面,防止反弹。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认真总结,反思引发事件的原因和问题,对事件的经验、不足和教训加以总结并报市教体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