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备——备齐用具
1.状态准备:唱好课前歌,做好保健操,保持心情愉悦。
2.用具准备:准备好上课所需课本、工具书、笔记本、练习册、文具等学习用品,整齐地摆放在课桌左上角。
二、坐——端正坐姿
1.自己的桌椅摆放整齐、规范。
2.听课时头正、肩平、身直、臂开、足安,两眼平视前方,双手平放在课桌上或背在身后,双脚自然放平,与肩同宽,小腿与地面垂直,脚尖和脚跟同时着地。
三、站——起立站直
1.回答问题要向课桌一侧迈步,尽量做到起立时不发出声音。立正站好,眼睛面向教师和同学进行回答。
2.回答完毕后,经老师同意方可坐下,且要保持安静。
四、听——专心听讲
1.课堂上集中精力,眼睛和思维紧跟讲课教师和回答问题的同学。
2.特别注意听取老师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对知识结构的梳理,对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的概括,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别人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倾听,并做好补充或纠正发言的准备。
五、答——举手回答
1.上课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起立回答。举手一般用右手,五指并拢手伸直,肘部不离桌,左手不乱动,手掌伸平,不宜与耳朵贴得太近。
2.回答问题时要站直,发言要做到:低年级学生学会说三种话(普通话、响亮话、完整话)。中高年级学生会说五种话(一段话、分析话、评价话、质疑话、释疑话)。
六、写——写字姿势
1.上身自然坐正,前胸与课桌边沿之间的距离保持在6厘米左右。
2.眼睛与书本之间的距离保持在33厘米左右。
3.手握笔在距离笔尖3厘米左右处。
七、记——记录笔记
1.笔记根据学科教师的要求和规定可以记在书上,也可以记在专门的笔记本上。
2.听课时,把老师的讲课要点、典型事例、分析疑难问题的思考方法、课堂小结等摘要记录。
3.记录时要注意听、看、思、记结合,不能只顾低头记录,影响听、看、思。
4.课后及时整理笔记,修正记录不准确的地方,使知识精确化。
八、思——主动思考
1.关注老师或同学提出的问题,积极思考。
2.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九、练——认真练习
1.做到边练、边思、边记、边巩固。注意格式统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练习和作业时不抄袭、不对答案、不偷看、不缺交。
十、评——正确评价
1.主动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学的回答和成绩。
2.评价时要大方、客观、公正,多看同学的优点和长处。
3.善意地指出不足和缺点,帮助同学找到改进的办法,帮助同学不断提高和进步。
4.拥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欣赏自己的优点,享受学习的快乐,不断激励自己。勇敢面对自己的不足,欢迎批评,不断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