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招远市罗峰学校2024-2025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日期:2024-09-01      来源: 招远市罗峰学校

字号: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20〕7 号),依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整合课程资源,实现中小学劳动教育规范化实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课程目标     1.塑造劳动观念: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2.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培育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4.养成劳动习惯和品质: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二、组织领导

组长:王培清

副组长:房天聪

组员杜绍娜、孙少娜、杨俊虹、冯晓玲、许晶民、孙倩云、刘畅、迟英娜、高媛、刘沛沛

三、教育内容

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每个任务群由若干项目组成。其中,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低年级以个人生活起居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注重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安全意识,使学生懂得人人都要劳动,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中高年级以校园劳动和家庭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体会劳动光荣,尊重普通劳动者,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

四、具体安排

1.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国家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每周1课时的劳动教育课程。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要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

2.开展劳动周活动。每学年安排一周作为劳动周,一般安排在十一国庆节期间,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深化对劳动价值的理解。

3.举办劳动实践节。主要通过成果展评的形式开展,引领学生深度参与劳动实践活动。

4.丰富校内劳动实践

一是,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通过卫生先进班级评比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卫生保洁;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活动:例如手工制作、书包整理、图书整理、教室装饰、垃圾清运、校园绿化、环境美化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以劳动教育、垃圾分类等为主题的班会,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是,学校的劳动基地分为:种植劳动基地和绿化劳动基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栽植、浇水、除草,通过劳动课进行管理,让学生全程参与种植过程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体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是,校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位若干,招募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

5.拓展校外劳动实践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社区服务、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主要到校外劳动基地、敬老院、社区、超市等进行学习体验。

6.鼓励家庭劳动实践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培育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鼓励家长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实行家务劳动契约制,分年级制定劳动清单,明确学生参加劳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地进行劳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劳动习惯,培养勤俭节约美德。

六年级“七日劳动清单”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      目(内容根据年级教学任务修改)

评 价

五日

清单

1.会使用太阳能或热水器,能够自己洗澡。


2.能够分类清洗衣服。


3.能够每天打扫房间并保持清洁,带动全家进行垃圾分类。


4.能够饭后收拾餐桌、洗碗。


5.洗漱完毕能清洗洗手台。


6.能帮助父养护花草。


周末

清单

1.会使用天然气,能为家人做一盘营养丰富的西红柿炒鸡蛋。


2.能自己整理布置房间,会拆洗床单被套。


3.承担一项家务,清洗马桶。


4.能规划布置自己的书桌,能自己购买学习用具。


填表说明: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个“√”,良好的奖励2个“√”,合格的奖励1个“√”。


七年级“七日劳动清单”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      目(内容根据年级教学任务修改)

评 价

五日

清单

1.会使用太阳能或热水器,洗漱完毕后能够清理卫生间地面和洗漱台。


2.能够分类清洗衣服。


3.能够每天打扫房间并保持清洁,带动全家进行垃圾分类。


4.能够饭后收拾餐桌、洗碗。


6.能帮助父养护花草。


周末

清单

1.会使用天然气,能为家人煮一碗营养丰富的鸡蛋面。


2.会使用电饭锅,为家人煮粥或做米饭。


3.承担一项家务,清洗马桶。


4.能独立买菜、学会一道菜品制作。


5.能为花草施肥、会使用劳动工具、能参加田间劳动。


填表说明: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个“√”,良好的奖励2个“√”,合格的奖励1个“√”。


八年级“七日劳动清单”评价表

班级                        姓名                          

项      目(内容根据年级教学任务修改)

评 价

五日

清单

1. 会使用太阳能或热水器,洗漱完毕后能够清理卫生间地面和洗漱台。


2. 会使用太阳能或热水器,洗漱完毕后能够清理卫生间地面和洗漱台。


3.能够每天打扫房间并保持清洁,带动全家进行垃圾分类。


4.了解传统美食的营养价值及文化,会设计食谱。


5. 和家人一起择菜、剥虾、洗碗筷


6.保持自己卧室整洁,每天打扫清理一次。


7.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床上用品,并用洗衣机清洗干净。


周末

清单

1.会使用天然气,能为家人煮一碗营养丰富的鸡蛋面。


2.会为自己和家人刷鞋。


3.会使用电饭锅,为家人煮粥或做米饭。


4.能自己整理布置房间,会拆洗床单被套。


5.承担一项家务,清洗马桶。


6.能独立买菜、学会一道菜品制作。


7.能规划布置自己的书桌,能自己购买学习用具。


8.能为花草施肥、会使用劳动工具、能参加田间劳动。


填表说明: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个“√”,良好的奖励2个“√”,合格的奖励1个“√”。


九年级“七日劳动清单”评价表

班级                        姓名                  学号        

项      目(内容根据年级教学任务修改)

评 价

五日

清单

1. 会使用太阳能或热水器,洗漱完毕后能够清理卫生间地面和洗漱台。


2.能通过查阅资料,自主探究的方式认识衣物的洗涤标识,明白不同材质的衣物的清洗、晾晒方法。


3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学习分类收纳整理的方法和技巧,会制作收纳工具,并对其实际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4.了解传统美食的营养价值及文化,会设计食谱。


5. 学习煎、炒、烹、煮、炸等不同的烹饪方式,体验各种方式制作不同的菜品。


6.学习并体验面点的制作。


7.更换床单、被罩、枕套等床上用品,并用洗衣机清洗干净。


周末

清单

1.用不同的烹饪方式为家人做一桌营养的饭菜。


2.会为自己和家人刷鞋。


3.会拟定采购清单,与家长一起购置年货,节日用品等。


4.能自己分类收纳整理房间,并对自己的房间重新进行区域规划,会拆洗床单被套。


6.能独立进行面点制作。


7.能规划布置自己的书桌,能自己购买学习用具。


8.能为花草施肥、会使用劳动工具、能参加田间劳动。


填表说明:根据劳动情况,优秀的奖励3个“√”,良好的奖励2个“√”,合格的奖励1个“√”。


五、过程组织与指导

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抓住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

1.进行讲解说明。围绕劳动为什么、是什么问题,有重点地进行讲解,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加强劳动观念、劳动纪律、劳动相关法律法规的正面引导,指明轻视劳动特别是轻视普通劳动的危害,让学生明辨是非。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讲解,让学生认清事理,掌握实践操作的基本原理、程序、规则,正确使用工具的方法和技术。讲解要与启发思考、示范、练习等结合起来。

2.加强淬炼操作。围绕如何做的问题,注重示范与练习,让学生会劳动。强化规范意识,注重从最基本的程序学起,严守规则,避免主观随意。强化质量意识,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每个步骤、环节都要精准到位。强化专注品质,注重引导学生对操作行为的评估与监控,做到眼到手到心到,有始有终。

3.设立项目实践。围绕劳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完成真实、综合任务,经历完整劳动过程。注重劳动价值体认,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求,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强化规划设计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对项目实践进行整体构思,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术,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强化身体力行,锤炼意志品质,敢于在困难与挑战中完成行动任务。

4.注重反思交流。围绕劳动价值意义的建构,引导学生总结、交流,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交流习惯。指导学生思考劳动过程和结果与社会进步、个体成长的关联,避免停留在简单的苦乐体验上。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劳动的体验和收获。将反思交流与改进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劳动中获得成长。

5.加强榜样激励。围绕劳动的精神追求,树立典型,激发劳动热情。注意遴选、树立多类型榜样,不仅要有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还要有身边劳动表现优异的普通劳动者和同学。指导学生从榜样的具体事迹中领悟他们的高尚精神和优良品质。明确要求学生在日常劳动实践中努力向榜样看齐。

六、课程评价

1.一袋,即学生劳动成长电子档案袋。在学校的公共资源库中创建劳动教育电子档案文件夹,里面按年级分班级建立每个同学的文件夹,里面保存学生的每次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创新过程性评价办法,建立激励机制,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2.两评,即评选劳动能手和技能达人。每学期举行一次劳动技能比赛,分别评选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劳动能手”和“技能达人”。

七、课程保障

(一)组织保障。成立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工作小组,负责研究整体方案,制订工作规划,推进工作实施。

(二)制度保障。研究制定《招远市罗峰学校劳动工作方案》,形成劳动教育工作推进有效机制,确保劳动教育工作顺畅开展。

(三)条件保障。从校内和校外两个层面,建设劳动基地,为学生提供安全参与劳动体验的空间。做好专项资金预算,加强劳动教育设施建设,建立劳动教育设备、器材、耗材补充机制,根据需要储备急救箱及劳动防护用品等。

(四)师资保障。加强劳动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培训与指导,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五)安全保障。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加强操作规范;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及时清除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风险防控措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