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鉴于我校教师队伍师资老化、青年教师后备不足的现状,教师队伍的整合与再发展显得至关重要和迫切。因此,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一切工作的核心,全校上下必须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刻不容缓。针对学校发展的实际和新课改的需要,本着立足长远和教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把教师教育发展作为推进我校跨越式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力求打造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能主动适应“四新”叠加的高考改革和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技能。
二、发展目标
我校实施教师教育发展的目的是使每一个教师不仅能胜任本职工作,成为合格的人民教师,还要把他们锻造成为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课程整合的科研型教师。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中,必须把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使教师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能为人师表。
三、规划内容
(一)领导重视、健全制度、力求实效
1. 提高认识:我校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规划,认真实施。
2. 制定方案:根据上级文件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年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案。
3. 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主要处室、年级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实施教师发展工作。
(二)教师规划,借力成长
1. 制定发展规划:组织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剖析,找出优缺点,取长补短。
2. 同伴互助:教师根据所定的规划目标,通过同伴互助、相互交流,借助学校平台达成目标,并有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学习活动内容
1. 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学校培训及各类研修专家讲座视频等内容。
2. 教师师德培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教师政治思想觉悟;进行师德修养、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
3. 课程改革培训:使广大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掌握国家实施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理论,正确运用新课程标准,参与实施课程改革实验。
4. 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组织参加线上线下讲座、研讨等学术活动;加强教研活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开展跨学科知识教学研究活动。
5. 课题研究:实施课题研究,开展行动研究,参加各类名师工作室等活动。
(四)学习形式和要求
1. 专家指导:邀请教研员等专家或名师来校指导课堂教学,把专题讲座与听评课活动结合起来。
2. 主题论坛:开展学习式教研活动、活动式教研和外出参观学习,扩大教师视野。
3. 同伴互助:
- 以老带新:新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向老教师与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拜师学艺。
- 师徒结对子:通过探索课、引领课及示范课教学活动,让教师自己研究授课中的长处与不足。
- 聘请名师指点:为教师聘请专家、知名教师为指导教师,不定期接受培训。
4. 线上研讨:学校构建“线上线下交流平台”,进行广泛交流,相互借鉴、探讨、促进。
5. 案例剖析:通过剖析教育教学案例和优秀教师成长过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指导教师成长。
四、组织措施
1. 加强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机构,强化过程实施。
2. 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学习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3. 开展活动:
- 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工程的目标考核政策。
- 组织教师参加各级规范化学习、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知识,吸纳新方法。
- 开展校内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加强听课、评课和说课活动。
4. 建立组织:
- 各年级组、教研组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学习活动。
- 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活动,积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研究能力。
- 开展多种培训,坚持周教研教改,组织跨学科教学研究。
5. 加强过程管理:督促教师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加强对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理论水平。
五、结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只有教师教育发展不断更新,学校教育理念才能不断开拓创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不断超越,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
山东省招远第一中学
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