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海阳市辛安镇第一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8-30     

字号:

一、工作思路

本学期继续依据教研室和初中组的总体工作部署,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深度研究、专业引领、精细管理、实效评价”为总体工作思路,以 “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为重点,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加强过程管理,做好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不断增强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管理等基本职能,积极推进教学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主要工作与具体措施

(一)继续落实自导型课堂建设

1.工作目标

进一步提升教师“自导型”的教学理念,研究“自导型”在各个学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效益与问题,积极探索提高学科有效教学的对策,引导教师走课堂教学精细化研究之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层次,使有效教学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为,宜于学生自主、和谐发展。

2.推进策略

(1)课例研讨。依据教研室初中组的要求,开展系列性课例研讨活动,每次研讨活动要力求做到“精心策划、精细组织、精致展示、精彩讨论、适时反思、阶段总结”。努力打造我校的精品课、示范课。

(2)学科培训。学校要全力组织“以校为本”的课堂改革培训活动,积极参加烟台市网络视频有关学科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发挥各年级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好学期初的教材、课标等文本培训和常规性的培训活动。利用课堂改革以来的优秀教学资源,有计划的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实践能力。

(3)加强交流与合作。学校领导要置身于“自导型”研究前沿,积极开展“校校联谊”活动,利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1.工作目标

以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以课例或案例为载体,以读书、反思、互助、引领为主要方式,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会把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善于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文化底蕴、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技能。

2.推进策略

(1)集体备课。明确集体备课的方式、方法,防止集体备课流于形式。说课、示范课、研讨课、小组讨论和交流等形式,均是集体备课的有效形式。我们将根据本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集体备课,学科组长要留好文字记录。学科领导要采取措施严把“导学提纲”质量关,要从提高教师集体备课实效、提高教师实际执教能力的角度出发,切实有效地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确保集体备课的有效性与实效性。

(2)教学反思。学校要围绕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说课、课例研讨等活动不定期开展积极而有意义的教学反思活动。内容包括反思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提纲设计、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法;反思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提高情况等。以文本形式存档或交流。

(3)读书活动。进一步实施“构建学习型组织,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教师读书工程,加强读书文化建设,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读书论坛,开展演讲比赛、读书随笔评选活动,让读书成为广大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和生存方式。从本学期开始,学校要创办本校的校报或者校刊,提升

学校文化底蕴,为教师构建合作交流、互动研讨、交流技艺、彰显个性的平台。

1.工作目标

优化教学管理措施,完善科学的常规督查机制,有效落实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提高课程开设质量及实施水平,落实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努力打造合格学校、规范化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益和教学质量。

2.推进策略。(1)规范办学。落实省市有关素质教育的规范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严格按教学进度上课,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严格控制作业量(平时及双休日家庭作业不能超过1.5小时),严格按省市各级教育部门要求规范教学的各项工作,同时要坚定教学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要依据新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结合学校实际,探讨、研究、解决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的具体问题(地方与校本课程)。

(2)常规管理。充分认识到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制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优化备课、上课、作业、质量分析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大检查反馈力度。

(3)作业改革。学校继续实施作业改革,在作业设置、作业形式、作业评价等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一方面要继续落实巩固性作业的有效性,实行分层次作业;另一方面要加强拓展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的探讨与研究,切实发挥好作业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4)调研测试。要建立教学质量分析制度。要抓好每次质量检测考试的质量分析,要认真研究学校薄弱学科的成因,每次检测后要按不同层次从学生、教师、级部、学校四个层面进行质量分析,教师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认真分析每个知识点的得失原因,分析要有数据,要有详细的补救措施。同时搞好总结以及经验交流,切实发挥通过质量检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