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海阳市龙山街道学校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8-30     

字号:

本学年,我校教学工作将紧紧围绕教研室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沿着“规范-优质-特色”的学校发展路径,以“科学规划,教研引领,过程跟进,务求实效”的工作理念,夯实“师生常规”根基,突出课堂教学“教、学、评一体化”教研重点,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促进“学生、教师、学校”持续、有效、高效发展。

一、夯实常规基本要求,学科自主创新提质量

1.学生常规:着眼减压增效提质。

(1)精简精设,精益求精。学生常规项目设置,要结合学科特点,“精兵简政”,精简精设(减压),有系列、成体系,重点关注教学常规项目设置的适切、有效。

(2)规范书写,全员落实。深入落实教体局“六好习惯”要求,师生全员规范书写练习,教师每日练习粉笔字、钢笔字书写,学生每日进行15分钟规范书写训练。语文学科是写字训练的主阵地,扎实训练学生写字基本功,包括坐姿、写姿、笔画、笔顺、顿笔、回笔等;其它学科,有各自的规范书写要求,协同推进;数学学科加强数字、数学符号等的规范书写;英语学科利用四线三格规范书写字母、单词、句子同步加强学生书写习惯、写字能力测评;开展优秀作业评价,评选作业标兵等活动。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批注等,要在学生书本上见到效果。

2.教师常规:立足规范优质。

(1)立标学标狠抓落实。与学科教研员沟通,深入学习和领会学科教研会的内容要求,充分了解教师学科常规新要求,了解掌握学科常规新动向,借鉴好经验、好做法,做好立标、学标抓落实,在本学科中加以改进,完善,实施。

(2)备课质量过关达标。学科教师要为各自备课质量负责,学科领导掌控把关,对每位教师的,每一项常规内容实行人人过关。首先是书写质量要过关;其次是常规格式(模式)要过关,如德育目标要单设、课堂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进行单元复习备课等;教学反思中要加强德育目标的反思;学科指导性文件资源(教研室学科常规基本要求、各级学科德育实施纲要、本校各学科教研计划等)要附在备课内容之前等;第三常规内容要过关,按各学科基本要求执行。

(3)课标学用测评相结合。要做到随时翻看课程标准,常用常新,做到人人熟知课标内容,并运用到文本研读、教材分析以及备课当中。各学科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组织好学科教师课标学习;二是借鉴以往市课标测评试题,做好本学科教师课标测评;三是实施“画、话、化”的新课标系列学习,深化新课标学习、理解、运用。

(4)新教材培训实质性落实。部编版各年级语文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及高年级科学教材等,必须有结合新教材的主题讲座、培训和研讨活动,其它学科,按照以往教材、教参要求,进行教材解读学习。各学科要与课标相结合,组织教材解读能力检测活动。

二、依托“强基固本”特色工作,落实学科育人功能

1.继续推进“强基固本”学科基本能力天天练特色教学工作,并以此落实学科育人功能。

2.能力训练寓于平时,既提升能力,又指向教学质量,强化巩固基础知识,提高教学成绩。

语文的字、词、句、篇、批注阅读与规范书写;数学口算、估算、应用等能力;英语口语与课文朗读;科学实验操作等。

3.结合学科特点,实效性落实学生习惯训练。

(1)继续巩固“三姿”、“规范读写”、“每日阅读”、课前准备等基础习惯养成的基础上。

(2)在落实和巩固“课前准备”基础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开展“制订计划”、“认真倾听”、“完整表达”等学习习惯的培养,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完善训练内容、活动设计,抓好训练落实。

三、凝心聚力抓成绩,稳步提升有成效

教学质量,是我们教学工作的中心和主线。树立教学质量核心地位,以质量求发展。心中有成绩,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行动有跟进,成绩有实效。

1.知识本位。梳理知识点,理清题型,形成各学科清清楚楚的课时和单元知识体系,重点开展单元复习课堂研讨活动。

2.研究题型。各学科领导牵头落实收集、分析近几年的期末抽测考题,进行集体教研分析、教研组分析,开展相应题组训练。注重研究非智力因素(认真读题审题、检查、验算、不空题、不漏题等等)失分情况,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情况,有效提高学业成绩。

3.测评跟进:实行“日练周测月评双过关”。以“双基”掌握为目标,以测评分析、质量监控为手段,实施“日练、周测、月评”和“知识模块”测评活动,加强测评力度。语文可分为“写字秀”、“阅读比拼”、“作文竞赛”等形式的知识切块测评活动;数学的计算、解决问题等。

语、数、英学科,学生个人进行错题、典型题整理,教研组落实好错题以及典型题的二次过关。科学学科每个单元要结合教材、教参归纳整理出清晰的单元知识提纲。(教研组内分工负责)

4. “一岗双责三管控”。成绩管控与提升,实行一岗双责,三级管控制度。教师要对个人所任学科成绩负责,学科领导要对分管学科成绩负责,要掌控学科全局,投身到学科成绩提升当中去。同时,加大“月评”力度,掌控过程教学质量,平衡发展,同步提升。实行“教研组-学科-学校”三级管控网络,同学科平行班级成绩差距,超过5星,教研组长组内找原因,学科领导分析原因,坐诊课堂,有效开展三轮课,即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研讨活动。

5. 多方协同。(1)习惯能力协同。做好整理、总结、反思;做好学习计划;晨午间自主活动;(2)小组协同。充分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拉动、小老师帮带作用;(3)常规协同。齐抓共管,学生的课堂、课间常规纪律,让学生收心,守正,上进;(4)家校协同。班主任、任课教师紧密配合,对有问题的学生,争取家长的支持、配合。

四、落实三课教研活动,突出抓好课堂教学重点

1.学科教研

(1)树立“工作问题”、“工作重点”就是教研主题的学科教研理念,要把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科工作重点,作为每周教研会的既定内容,直至问题解决。这一学年我们要围绕“提高教学成绩”作为学科教研的核心主题,开展与之相关的系列学科教研活动。语数英学科坚持“每周一研”制度,科学、道德与法治每月1次,有问题,灵活处理。

(2)要缩短学科事务性工作布置时间;避免教研会的随意性,要提前摸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本学科近期重点工作,作为每次教研会的必研内容。

(3)教研会结合问题解决和重点工作,采取亮晒、展评的方式,把问题、工作放在学科教研层面,集中式、跟进式、持续式的教研模式。

(4)课标教研。要借助学科教研平台,结合学科特点,集体进行课标教研学习。

2.“问题导学”新课堂。

本学期要继续进一步深化、实施基于核心素养“问题导学”新课堂,要突出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继续巩固并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这是课堂的基础。本学期要在上学期实施的基础上,关注“小组评价”的落实,激发和增强合作学习的持续力。

(2)“教学评一致性”作为课堂教学持续推进的重点,继续把“会有感情地朗读、会批注阅读、会有理有据地表达”、“思维方法训练”等作为关注点,数学学科要以“大问题教学”思路,贯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理念,切实把握好“课标学习与解读”、“目标分解与确立”、“教、学、评活动设计”等各个环节的集体备课和课例研讨,逐步提高教师教学设计与授课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效益。

(3)课堂突出指向“核心素养”。要在课堂推进过程中,要在学生关键能力的基础上,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活化课堂,提升课堂意义和价值。各学科领导要厘清核心素养概念以及在本学科中的体现和落实,要把“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科德育”三位一体,做好“核心素养研讨”活动。按要求落实教研室提出的“核心素养研讨课”以及“聚焦核心素养讲学”等相关活动。

(4)提倡课堂中“导学案/卡”、“字词任务单”、“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的使用,因课而宜,相得益彰。

(5)做好优秀课例观摩学习。一是名师优课;二是本土优秀课例;三是教师出课、议课。

3.学校课程

要结合当前教育发展要求,开展基于文化引领的学校课程建设,特别是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做一些探索和研究;以及从“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入手,围绕着“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等方面,提炼课程核心灵魂,筛选、打造精品课程。

4.课题管理

学校也将成立教科室,进一步规范科研课题管理,借课题研究培训活动,明确课程研究的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质量。

2024-2025学年教学工作配档

时间

活 动 内 容

备 注

9(3)月

1、组织学期初各学科教研会;

2、调整完善各学科常规教学基本要求,进行“双常规活动月”活动;(集体备课、学生作业管理、优秀作业展评、推门听课、规范教师授课、规范书写比赛)

3、青蓝工程启动仪式。

4、各学科积极开展“新课标学习、运用”研讨活动。


10(4)月

1、组织开展“双常规月”活动展评及总结;(行为习惯展演、常规展评、优秀作业展评)

2、组织开展 “教学评一致性”单元复习课课堂观课议课活动

3、学科素养导向课堂教学校赛活动

4.、分学科组织阶段学业质量调研活动。


11(5)月

1“读经典 闻书香 润人生”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2、规范书写评价活动

3、语文“作文指导”课堂研讨活动

4、各学科组织“强基固本”学科基本能力天天练成果展示评价活动


12(6)月

1、组织开展校园艺术节暨读书节活动

2、全面做好期末教学工作评估准备工作

3、各学科抓好整理复习工作


1(7)月

1、组织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工作。

2、进行本学年教学工作梳理总结。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