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中小学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学校的教育理念、发展目标、师资力量、学生需求以及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新学期的培基学校各项工作将紧紧围绕市教育体育局总体工作部署,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年”为重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以“十四五”各学科课题研究为依托,深化课题研究;以师生的发展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全面发展。以下是培基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框架,具体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设定
1.按照《烟台市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健全各项相关的制度把《培基学校小学学生规范》落实贯穿到整个学期,让学生做到言行一致,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从细节抓起,反复抓,抓反复,做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落实《守则》、《规范》等各项规定,坚持每日常规检查。以学校常规工作为抓手,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完善评估考核方案,争创“优秀星级班集体”。
2.开展德育特色活动和少先队品牌活动,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延伸、社会辐射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利用每周的升旗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公德教育、诚信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的系列活动。
3.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开展好“传统文化”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教育。
指导思想:明确本年度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如“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设定:设定具体、可衡量的年度发展目标,包括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二、教育教学工作
上学期,全市质量检测总评位居全市前列,但离历史最好成绩尚有差距。年终考试,通过反馈,我们发现各班不够均衡,成绩差距较大。为此,新学期,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抓好常规教学,深入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常规教研、校本教研、专项课题研究等,培优辅差、消除差异,均衡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一)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坚持向课堂要质量
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常规课的教学质量,向课堂要成绩。
2.切实做好“培优辅差”工作,促进优秀生和后进生的发展,缩小平行班级差距,达到团队的共同进步。
3.通过名师引领、“青蓝结对”和学科教研等活动,促进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坚持向常规要质量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以此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积极落实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及时做好随时搜集整理各类教学资料,并及时总结存档,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1.加强集体教研管理,用富有实效的集体研讨保证教学质量均衡优质发展。继续按照学校教导处要求,以“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方式,确保数学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逐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及业务能力。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
2.继续开展以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校级课堂教研活动,加强“青蓝结对工程”建设,以老带新,重视每次讲课之后的评课环节,提高教研水平。坚持我校教研的一贯要求,落实听课、上课、教学反思思等环节。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研讨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课程与教学: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程改革,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定期组织教学研讨和培训。
学生评价:完善学生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特色教育:发展学校特色教育项目,如艺术、体育、科技等,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特长。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提升专业素养。
师德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定期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人才引进与激励:优化教师招聘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
四、学生工作
德育工作: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安全与健康教育: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健康知识普及。
五、校园文化建设
1.打造书香校园。继续优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丰富长廊、班级文化墙内容。
2.缔造完美教室。作为新教育实验校,新学期将在缔造完美教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充实班级书柜,规划读书目录,指定阅读范围,让学生有书可读;二是,在师生共读、共写,亲子共读等方面加大研究实施力度;第三,提供交流平台,具体推动实施。
3.家校合作共育。搭建教育平台,提升家校合作育人水平。新学年将利用构建完备的三级家委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形成育人合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
4.丰富社团活动。利用每周五下午社团活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各社团做出本学期社团活动计划,规划好活动内容,提早准备“六一”社团成果展示内容,音美两科认真策划准备一年一次的学校艺术节。
5.传统文化进课堂。一是,搞好清明诗会、共同体读名著等活动;二是,探索传统文化研学游实施策略;三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与剪纸、陶泥、葫芦烙画等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三结合,积极践行劳动体验教育。
环境建设:改善校园物理环境,营造安全、舒适、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空间。
文化活动: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增强校园文化氛围。
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举办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六、行政管理与后勤保障
制度建设: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财务管理:合理规划预算,确保资金有效利用,支持学校发展。
信息化建设: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七、评估与反馈
定期评估:设立中期和期末评估机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策略。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师生反馈机制,鼓励师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工作计划。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应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同时保持对教育质量和学生发展的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