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教育科学,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规律和程序、工作范围和方法。当前班主任工作繁杂且辛苦,为了使我校班主任老师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不断提升班级管理质量,经学校党支部、校委会研究制定我校班主任一日工作规范。
一、早到校
1.非跟车、早读、校门口测体温等值日的班主任应于7:50前到校,重点查看学生请假、学生早自主学习等情况。
2.8:00正副班主任到教室组织学生打扫教室和环境卫生。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有序(在走廊上站成一列纵队)到达卫生区,并指导监管学生在8:10前打扫完卫生,组织学生按统一要求将垃圾送到校外垃圾箱、并站队带回教室。班主任指导、检查教室卫生,确保地面(尤其是讲台周围)、台面(窗台、窗边)、干净,储物间整洁、无杂物,书包柜、图书柜内物品整齐,学生桌椅、水杯摆放整齐、合理,墙壁(教室内和走廊上本班级对应的宣传栏)上张贴的纸张整齐、无破损,更换及时。
3.8:10班主任进教室,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唱课前歌,要求井然有序,保证质量;查看学生迟到情况(有迟到的及时问清原因,必要时跟家长进行沟通)、请假情况(做好缺勤跟踪,明确学生去向、请假时间等)、将请假学生名单写在黑板上、登记学生体温、开窗并做好通风记录、进行晨检(观察学生身体及情绪有无异常表现)、询问学生及共同生活人有无离海返海情况等;有重点的强调安全、疫情防控等工作,对本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强调;了解各学科作业完成情况,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对当天重要工作和活动进行提醒和部署。
4.对缺勤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因病缺勤的学生要追查病因、做好记录,并将记录表上报;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同一症状超过3例的要第一时间上报于倩斐主任;因病请假的学生返校上课要查验医生出具的复课证明。
5.学生在校期间,学生有身体或情绪异常,要第一时间了解情况,联系家长,上报级部主任。必要时要先送医院就医(同时联系家长),并随时将相关情况上报级部主任。
二、课间活动
1.教育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举止文明有礼,教室内外休息活动保持安静、有序,不得窜座位(更不允许串楼层)、不跑动、不大声喧哗、不疯闹、不拥挤;提醒学生见面问好,走廊内及上下楼梯靠右行,注意安全。
2.做好指导、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准备好课本、文具,安静等待老师上课,教育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认真做好笔记。
3.安排好班级干部或课代表提前与任课教师联系,如遇任课教师不能及时到课堂情况,及时沟通调整上课教师,确保教室内不空班。
4.教育学生文明如厕,不得在厕所内逗留,玩耍,疯闹,如厕结束迅速回到教室。不得往大、小便池、洗手盆、饮水机接水槽内扔任何物品、杂质等,以防堵塞。
5.教师要准时下课,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上节课教师下课后,要先在教室内组织学生如厕、喝水,组织教室内和教室外学生的休息和活动。下节课教师要提前3分钟到教室候课,提醒学生返回教室,准备好学习资料和用品,静候上课。
6.关注薄弱学科的课堂纪律,多巡视,多与任课老师联系,多与学生谈话,掌握班级纪律动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经常课间巡视班级学生课间休息情况,制止追逐打闹现象以及在教学楼内进行体育活动现象,杜绝危险动作的发生,确保学生的安全,发现违纪行为要及时处理。
8.集体组织课间操或升旗仪式、全校性会议时,正副班主任要在下课铃响后,及时到教室,组织学生先如厕,然后教室内站两队带到楼下,在楼下成四路纵队按规定路线跑步进入操场,根据音乐节奏和体育老师的口令,规范、到位、整齐进行锻炼。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随时督促学生认真活动。无特殊情况,学生应全部参加体育锻炼,若有身体不适或特异体质学生,班主任要安排学生到操场进行自主活动,原则上不得独自留在教室内。正副班主任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活动情况,若有突发情况,应及时发现和处置。集体活动结束后,督促学生有序站队带回教室上课。
9.正副班主任全程参加课间操的组织管理工作,除外出参加学习外,不得以做其他工作为由,不履行课间操的组织管理工作。
10.不集体组织课间操时,下课休息十分钟后,班主任协调下一节教师提前上课,或布置适量作业,安排好学生自主学习,并及时检查和督促,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三、午餐
1.班主任每月25号前根据学校统一要求收学生生活费,并制生活费单据上交包淑清老师。
2.正副班主任根据各班级就餐时间(第一批11:15,第二批11:35,第三批11:55)到教室组织学生就餐(若就餐时间在其他年级有课,要提前跟级部主任说明情况,属于临时调课的,自己要安排好就餐管理人员),学生先如厕、洗手,然后统一站队(全程不得说话,以免影响到其他班级、级部的上课)到达餐厅外(班主任在前、副班主任在后)
3.到达餐厅门外广场,班主任要先进行就餐纪律、卫生保健、文明就餐等习惯教育,待学生保持安静后,方可一路纵队进入餐厅。
4.班主任安排值日学生在餐厅入口组织本班级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凡有异常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副班主任可以提前进入餐厅,在本班级就餐区域组织学生有序入座、分餐。
5.待学生全部入座后,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全程监管学生就餐情况,特别注意学生就餐过程中不得说话,分餐学生要讲究卫生、分餐均匀,教育学生三菜都吃、及时续菜、不浪费等。
6.正副班主任用餐结束后,不得离开班级,巡视班级内学生就餐及卫生整理情况。
7.引导学生就餐后,由值日组长分别整理本组餐勺和餐盘,有秩序地送到指定筐或桶内,各人要擦干净本人就餐桌面和地面,在自己座位上静坐,待大多数学生整理完卫生后,保持安静,站一路纵队,按规定路线,有序走出餐厅。
8.正副班主任组织学生餐厅甬路上站好队,有序带回教室,并组织好学生的午自主学习或午睡,要与值日教师衔接好,保证全程由教师监管。严格要求学生不得大声喧哗、跑动,以免影响到其他班级学生上课或自主学习。
9.班主任教育学生不得将辣条、火腿肠、小咸菜、奶、水果等非学校伙房加工食品带入餐厅食用。
四、午休
1.每学期在开始午睡前,班主任组织学生家长签订《在家午睡学生家长承诺书》,强调家长保障学生午睡期间的安全和充足的睡眠质量,下午1:50准时送学生到校,不得提前到校,或让学生在校门口玩耍、逗留。
2.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就餐结束的时间,合理安排好午休前的上课或自主学习内容,保证学习秩序。所有班级12:35开始组织如厕,做午休前准备,全校12:40进行午睡状态。各级部安排好值日教师或班主任,巡视整个午睡状况,不得有说话等违反纪律的。午睡期间不得安排任何学习任务,学生不得到室外,如厕的要及时回教室,不在室外逗留、玩耍等。如有班级秩序管控不好班主任要及时到班级进行教育,维持好秩序。
五、下午课前预备
同上午课前预备。
六、放学离校
1.下午最后一节课放学铃响前,正副班主任提前到教室,待铃响后,班主任强调安全、纪律等,然后组织第一班次学生在铃响后5钟内上校车,同时家长接送的学生,站好两队,正(副)班主任组织有序走出校门。第二遍放学铃响后由正(副)班主任组织第二班次的学生有序到校园内中心路指定位置候车,第三班次学生到南楼一楼走廊站队等候。教育好学生规定时间内到达指定位置,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离开指定位置。
2.教育学生上下楼靠右行,保持安静,不得扶楼梯护栏下滑,不得推搡前面同学,集体下楼梯时严禁在楼梯上弯腰系鞋带或捡东西,严禁喧哗疯闹。
3.教育学生候车时在指定地点固定位置站好,一律面向前方,保持安静,可阅读课外书,乘车长清点人数(禁止离开位置追跑或者到校园其他地方玩);
4.教育乘车学生因故离校,一定提前告知乘车长或同车同学;
5.放学后,做到教室地面无垃圾,桌凳摆放整齐,窗帘捆扎,工具摆放有序;
6.班主任离校前,确认教室电断,空调门窗等是否关闭。按照学校一体机使用规范进行日常维护,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必须关闭电源。
七、其他
1.按时按要求组织召开各类班务会议,并抓好实效。按分管领导的部署组织好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安全、疫情、心理、行为习惯教育、学习、德育等),留好备课、视频照片等;根据学校、级部、学科等临时性工作,随时组织召开常规班会;根据安全管理规定,开展好1530(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每节假日放假前30分钟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留好教育记录。
2.组织班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比赛等,必要时要取得家长的同意和支持,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
3.班主任经常与家长沟通(电话、语音、视频、聊天、家访等,必要时要留下截图或录音),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以服务家长的理念密切与家长的关系。如遇重大事件或特殊事件(安全、心理、身体健康、同学师生矛盾等),第一时间与家长沟通,注意沟通的内容、方式方法及语言艺术。
4.班主任对全班学生一视同仁,不得有剥夺学生学习、听课、活动、比赛等机会或使用学校公共资源的权利。每天与多名学生谈话,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密切师生关系。特别是关心爱护特异体质、特殊学生、学困生的学习成长情况。
5.加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爱护公共财物、遵守社会公德、同学文明交往等教育。
6.随时注意学生体质、心理、情绪等变化,每学期初都要及时、认真、全面摸排特异体质学生、家庭特殊学生情况,并通过召开班教导会等形式,让本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知晓特异体质或特殊学生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教导。其他时间,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变化,及时通报任课教师。
7.不经学校允许,不得收取学生任何费用。学校部署的收费工作(包括保险、车费、作业本、饭费、教辅资料等),要及时、详细、合理地跟家长解释清楚,按时足量足数收齐上交。对于家长的质疑或,要合理解释,必要时及时跟级部主任反映。
8.班主任是本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经常主动地跟任课教师了解本班级学生学习成长情况、家庭教育情况,与所有任课教师齐心协力抓好本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