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市亚沙城小学教师管理制度

日期:2024-08-28      来源: 海阳市亚沙城小学

字号:

为让教师更快更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烟台市教学常规管理和海阳市教研室的教学常规要求,制定我校具体的教学工作规范。

一、备课

1.教师应超周备课,随时跟上教学进度,不备课不上课。课前熟悉教案,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环节,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便于结合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目标或教学方式。

2.教师备课时,一要研读新课程标准,掌握本学段该教学内容的课标要求,做到不超标、不降标。制定教学目标必须充分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必要的话,可进行抽样调研。二要精研教材,掌握本节课教学内容所在的单元、学期、年级、学段等的地位和作用,知道前期已安排的相关联的教学内容和后期要学习的相关联教学内容,保证本节课知识传授到位、不超出学生认知范围;要精研教材,逐句推敲,掌握教材编写意图,适度增加教学资源,合理编排教学顺序。三要了解学情,根据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重难点。重点知识必须研透、研深,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学会,对于难点知识,要准确把握知识体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采取适合学情的教学环节和方式方法。

3.制定详细合理的教学方案。包括目标、重难点、教学环节、评价任务、练习题设计、作业等,都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都要具体可行。对于评价任务,是达成哪个教学目标的,要进行红色字体的标注。

4.教师的备课数量要随时达标,书写要工整,电子备课要有修改。

二、上课

(一)课堂环境要求

1.教室课桌凳摆放合理规范整齐,学生的座位全部置于群体之中。

2.借助一体机,探索多媒体新技术,增强课堂师生互动性、实效性,提前设计课件,提前将课件拷贝至教室一体机上并演示课件,保证课堂使用顺畅。

3.教室卫生保持整洁,各类物品摆放有序。

4.合作学习评比台项目填写规范,按时汇总更新。

5.师生精神状态饱满,注意力集中。

6.上课时不处理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事务。课堂无极特殊情况不会客、严禁看手机、接打电话。无极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教室,离开教室时间较长,要有其他老师代替看班。

(二)师生状态规范

1.上课衣着整洁,不得穿无袖背心、吊带上衣、超短裙、短裤、拖鞋等进入教室。

2.语言文明。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礼貌用语、普通话,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应严、爱结合,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

3.每节课教师提前候课,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学习资料、用品。铃响后,师生互相问候,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上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于注意力不集中及习惯不好的学生,要随时提醒、教育。但不得有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严禁长时间罚站、语言讽刺挖苦等,严禁重复性的罚写等方式。

4.体育课及功能室上课时,任课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排队整齐、安静进入教室,并教育学生保护好功能室仪器设备及各类器材,认真指导学生掌握课堂操作要领,切实搞好组织工作。

5.学生坐姿、读写等学习习惯规范,不做小动作,不弄响凳子,注意力集中。积极倾听与表达,表情、眼神,跟上老师的思维,与老师积极互动。

6.教师肢体语言规范:

(1)站姿:上课时不能坐在讲台上授课,注意身体挺直,不手支讲桌。不单手指向学生,或用教鞭之类。

(2)走姿:讲课时应在讲台上适合的位置,不过频走动,分散学生注意力。

(3)眼神:应始终面向所有学生,不间断的巡视,当与学生对话时,注意眼神交流。

(三)新品质课堂特征清晰

1.教学目标贯穿始终。

(1)课前以白板出示学习目标。

实施建议:目标的出示,基于学生的问题;出示的目标简洁清晰,学生看得懂。

(2)课中对照目标,进行回望。

实施建议: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子目标,针对子目标的评价任务完成情况,引领学生回望学习总目标,明确学习过程已走到了哪里。

(3)课末对照总目标,进行反思。

实施建议:出示总目标,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与问题,教师进一步提升总结。

2.评价嵌入其中。

(1)教师课堂上应全程关注全体学生的学,即全体学生整节课都在学习。

实施建议:关注学生的观察、倾听与表达;关注学生的坐姿与书写;眼睛经常与全班同学进行眼神交流,确保每节课与每个学生做到至少交流2次。一边上课,一边看到学生的眼睛,特别是四角与南北两排。发现有同学没有在学习,以无声语言眼神注视、有声语言或是行为进行提醒。加强教师自身说话的力量感、正式感、生动感、逻辑感,吸引学生进行倾听学习。

(2)针对子目标,出示评价任务及标准

① 体现学科特点的评价任务与标准

数学:以题型题组与口答问题为评价任务类型,评价标准以对错多少来确定。直接量化得星。

语文:以检查生字词、问答题、有感情朗读、小练笔为评价任务类型,评价标准以表现性评价为准,根据相应等级,量化得星。

实施建议:评价任务的设计,基于学习目标,能承担起学习目标的达成,评价标准的内容起到引领与推动学生合作、表达与真正思考(理解)的作用。

② 评价标准的种类:组内合作评价标准;全班交流展示评价标准;个人回答评价标准;朗读评价标准;小练笔评价标准。(都应具体)

③ 对评价结果进行反馈。

一是来自老师的反馈:针对个体的即时性反馈评价;针对全体同学的集体性反馈评价。

二是来自同学的反馈:学生回答问题后,有意识地问:同意我的请举手(数学居多);谁还有补充,谁还有什么想说的(语文居多)

3.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基于目标,一节课根据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一至两次小组合作,有组内合作,有全班小组交流展示评价。

(1)组内生生联动

即组长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是有组织,组长主持组里按4、3、2、1顺序发言,二是有联动,4、3号着重进行重复,1、2号着重进行补充、质疑、解答。三是有展示分工,有共识。

小组固定交流的分工:有开头员、结尾员、重点讲解员……

(2)全班生联动

一是教师为大主持式的全班散点式联动。学生自主参与,自主展开追问与补充。

二是以某小组的展示为引的全班交流、补充、评价。

展示小组的状态,眼神与全班同学的交流,提醒全班同学进行倾听。

4.教师介入推动理解。教师点拨、追问、拓宽、提升、总结,促进目标达成。

时机:

小组内联动时——教师介入观察小组的合作方法与过程,进行指导;

小组展示开始时——介入组织倾听;

小组展示过程中——介入引起注意、强调重点、组织重复、纠正错误、引领方向、提升深化;

小组展示过程后——介入进行总结提升,直指目标的达成。

三、作业设计与批改

1.各学科结合学科特点,立足本学科学生学习活动,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将学生作业“层次性、多样性、反馈性、指导性”的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在作业备课和设计上要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在注重迁移运用的作业的基础上,加强作业分类研究,一、二年级着重以说、看、做、玩四类非书面作业设计研究;三至五年级加强分层作业的设计研究:课内作业着重温故知新、典型示例、举一反三,以基础巩固型、方法探索型、思维想象型、交流活动型、分析评价型等为主要形式;课外作业着重学科整合、综合探究、联系生活和弘扬个性,以读书拓展型、情感体验型、合作探究型、社会实践型、社区服务型等为主要形式。作业设计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坡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2.课堂作业(含练习)要在作业数量、练习时间、难易程度、检查反馈方式上下功夫,确保作业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

3.课后作业(含家庭作业)要根据各学科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不得超量或缺量。设计的作业一定要有实效,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补充、巩固、深化或拓展,不得设计应付、机械重复性作业。

4.作业的批改。要根据学科要求,足量及时进行批改,对于面上存在的问题,要集中强调或讲解;对于作业不认真、不及时、错误性高的学生,要及时跟家长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采取合适措施,督促学生的作业质量。

5.各学科具体的作业设计与批改要求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