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世回尧中学
2023-2024学年劳动教育工作开展报告
基本情况:烟台世回尧中学有兼职劳动教育教师12人,校内劳动教育基地一处,进行农业种植活动。
一、课程开课情况
学校把各年级每周一课时的劳动课见诸于课表,要求任课老师在认真备课、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带领学生上好每一节劳动课, 同时根据劳动教育的特点,又引导全体教师把劳动教育与各学科教育相融合,建立起了跨学科大劳动教育队伍。
二、劳动基地建立情况
一是充分利用学校一米阳光田园,进行田园式种植。结合实际,学校对劳动实践基地建设作了整体规划,学校篮球场南面专门开辟了一块“绿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园。学校分配后,由全校分班级管理“责任田”,种植蔬菜或农作物。责任落实到班主任,班主任规划每学期学生劳动实践的内容和时间。二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划分责任区,充分结合家务劳动契约制、校园劳动竞标制、社会劳动申领制,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竞标学校劳动,走入社会研学式劳动。
三、经费投入情况
学校共投入年度经费约0.5万元,用于劳动实践园平整土地、施肥、购买劳动工具以及蔬菜种子和农作物小苗等,为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
四、选用教材情况
学校选用劳动教育教材为: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劳动实践活动手册》为教材进行教学。
五、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与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挖掘劳动实践资源,深入实施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烟台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实施意见》、芝罘区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育人目标
1.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理解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领悟劳动的价值,能够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2.通过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为将来的生产、生活奠定基础。
3.通过劳动实践,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课程实施
坚持学校和家庭、社会相结合开展劳动习惯养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园日常劳动训练、生活实践劳动教育、传统工艺劳动教育。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
1.落实劳动课程设置
学校开足开齐开好劳动课程,实行1+X课时制度,每周1课时,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和校外劳动等。学校加强日常督导,确保落实劳动实践时间。每学年开设一次劳动周活动,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2.确定教育内容
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小学生注重基本劳动习惯养成,低年级围绕劳动意识的启蒙,培养健康行为习惯,感知劳动乐趣;中高年级围绕卫生、劳动习惯养成,培养家务和校园劳动习惯,做好个人清洁卫生,主动分担家务劳动,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光荣。结合实际,开展一些家政、烹饪、手工、园艺等相关内容和活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性。
3.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1)加强校内劳动实践教育。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规划,开展劳动主题教育,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2024年5月,我校开展了“以劳树德,向美而行”劳动技能大赛。此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学生们的劳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领悟到劳动的价值,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种子。
(2)鼓励日常家庭服务劳动。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密切家校合作,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要求孩子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利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让孩子学会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6月,在全校开展“浓浓消暑汤,夏日送清凉”家庭劳动实践活动,号召学生亲手制作一份消暑汤,送给辛苦劳作一天的父母,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培养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家人,享受劳动的快乐。
(3)丰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校以“研学活动”为载体,组织公益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家庭、社区组织的助老助残、绿化美化公益劳动。利用相关的节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家长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进新农村,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四)督导评价
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评价内容包含参加劳动次数,劳动态度、实际操作、劳动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务劳动评价,形成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坚持自我评价,辅以教师、同伴、家长等评价,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改进。定期开展劳动素养监测。
在活动过程中举办劳动成果和作品展示,可以通过文章、照片、艺术作品、视频、表演等形式分享活动经验。针对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各班级可以充分利用公众号进行分享与推广,扩大社会影响力。
(五)条件保障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了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中层领导和各年级组长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对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组织实施作出决策和部署,负责总体协调、人事安排、经费投入、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并及时管理和调控实施过程,全面把握实施状况。
2.师资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配备1名专任教师,聘请一些校内外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兼职指导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的教研活动,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
3.统筹协调
加强组织协调,充分要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作用。借助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每学期安排中高年级学生利用研学活动到社会综合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
4.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在场地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防患于未然。
六、学校劳动实践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24.5.1—5.30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安排:
1. 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劳动花开五月天,尚美行动好少年(5月1-5月5日,负责人 孙惠惠)
活动目的:在“双减”政策下,为了更好的体现“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同学们珍视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操,提高同学们劳动实践的能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项目设置:
初一年级:寻找“我身边的劳动者”
劳动的人最美丽。让我们相约去寻找“我身边的劳动者”,他们可以是节假日依然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交警、环卫工人,也可以是烈日炎炎下不停奔跑的快递和外卖小哥等。同学们可以去采访一下他们对工作的感受、他们仍然坚守岗位的动力是什么?你们也可以亲身体验他们的工作,去感受辛勤劳动带给你的快乐。
分年级:五一创意劳动任务清单
活动形式:
五一假期,各班级学生按照以上项目进行劳动实践活动。假期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优秀作业发布公众号。
共育劳动之美 童享劳动之乐”——绿色低碳高质量科普进校园暨老科技工作者科普行动活动(5月15日,负责人:高娟)
活动形式:
(1) 农耕文化与绿色低碳讲座;
(2)“一米阳光田园“种植活动
“烹”然心动的营养餐——跨学科作业设计,引领健康饮食新风尚(5月20日,负责人:刘清华)
以全民营养周、“5·20”中国学生营养日为契机,通过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实现作业与生活相联系、劳动教育与学科教育相融合,设计并制作营养均衡、美味可口的营养餐,提升学生的健康饮食意识。
七、成长档案
1、五一劳动节活动纪实
初一年级:寻找“我身边的劳动者”
五一创意劳动任务清单
2、劳动基地活动纪实
3、“烹”然心动的营养餐
八、学校成果展